内蒙古喀喇沁堆晶岩捕虏体和寄主闪长岩的同位素年龄

被引:22
作者
邵济安
张任祜
韩庆军
张履桥
乔广生
桑海清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3] 内蒙古地质矿产局地质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
关键词
早中生代; 镁铁质超镁铁质堆晶岩捕虏体; 同位素年代学; 底侵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0.04.004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喀喇沁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中生代构造岩浆岩带与华北克拉通交汇部位。研究区的闪长岩侵入到太古宙基底中。闪长岩中含有二辉岩、辉长岩、苏长岩、角闪岩、斜长岩等不同组分的镁铁质 超镁铁质堆晶岩捕虏体和基性麻粒岩捕虏体 ,它们是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的产物。分别用Rb Sr法、K Ar法和Ar Ar法 ,对堆晶岩捕虏体及其寄主岩全岩或单矿物进行了详细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 ,共获得各种年龄数据8件。橄榄辉石岩的全岩Rb Sr等时线年龄为(229±23)Ma ,87Sr/86Sr初始比值为0 70554±0 00012。斜长岩捕虏体中斜长石40Ar 39Ar坪年龄为(228±1)Ma ,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240±5)Ma ;苏长岩中斜长石的40Ar 39Ar坪年龄为(230±2)Ma ,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232±60)Ma ,两个样品的40Ar/36Ar初始比值分别为290和296 ,接近于大气Ar组成 ,说明年龄是真实可信的。斜长岩捕虏体中斜长石和角闪岩中角闪石的K Ar年龄分别为(237±8)Ma和(220 9±4 1)Ma ,暗示尽管堆晶岩捕虏体都是早中生代形成的 ,但并非是同一批次岩浆分异结晶的产物。捕虏体的寄主岩石———闪长岩的全岩K Ar年龄为(218 5±4 5)Ma和(221 3±4 3)Ma ,角闪石单矿物K Ar年龄为(223 3±3 3)Ma ,角闪石和全岩的K Ar年龄之间几乎没有差别 ,表明闪长岩体从(530±40)°
引用
收藏
页码:331 / 3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内蒙古喀喇沁地区早中生代闪长岩中麻粒岩捕虏体矿物化学及变质温压条件 [J].
韩庆军 ;
邵济安 .
地球科学, 2000, (01) :21-27
[2]   内蒙古东部早中生代堆积杂岩捕虏体的发现 [J].
邵济安 ;
韩庆军 ;
张履桥 ;
牟保磊 .
科学通报, 1999, (05) :478-485
[3]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对年青玄武岩K-Ar年龄的测定 [J].
桑海清,裘冀,王松山,胡世玲 .
质谱学报, 1996, (04) :19-24
[4]   燕辽三叠纪碱性偏碱性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J].
牟保磊 ;
阎国翰 .
地质学报, 1992, (02) :108-121
[5]   迁安紫苏花岗岩的40Ar/39Ar年龄谱 [J].
桑海清 ;
王松山 ;
胡世玲 ;
裘冀 .
岩石学报, 1988, (04) :61-66
[6]   北京西山——一个早中生代拗拉谷的一部分 [J].
马文璞 ;
刘昂昂 .
地质科学, 1986, (01) :54-63
[7]   昭盟地区骆驼场印支期杂岩体 [J].
徐永生 .
科学通报, 1985, (19) :1564-1566
[8]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作用和伸展构造 [J].
马杏垣 ;
刘和甫 ;
王维襄 ;
汪一鹏 .
地质学报, 1983, (01) :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