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169
作者
陈均亮 [1 ]
吴河勇 [1 ]
朱德丰 [1 ]
林春华 [1 ]
于德顺 [2 ]
机构
[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大庆石油管理局钻探集团
关键词
盆地演化; 新构造运动; 油气远景; 中-新生代; 海拉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海拉尔盆地为海西褶皱基底上发育的晚中生代—古近纪断-坳陷盆地,控盆的边界断裂主要为北东向和北北东向,形成于早白垩世,之后经受了多期反转。海拉尔盆地的沉积可划分为3大构造层:兴安岭群上段、铜钵庙组和南屯组为断陷构造层,大磨拐河组和伊敏组为断-坳转换构造层,上白垩统青元岗组和古近系为坳陷构造层。该盆地在古近纪发生萎缩并闭合,在近东西向的挤压力作用下形成北东向的反转构造带,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圈闭。新近纪开始新一阶段的拉张和沉陷。该地的新构造运动相当活跃,本文论述了其主要表现为断陷湖盆的形成、地表径流的分布和断阶构造的发育,指出其特征为继承性和加强性,使盆地发育阶段的坳(凹)陷在新近纪内进一步沉陷。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海拉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陆相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多元控油—主元成藏”特征
    刘震
    赵阳
    杜金虎
    肖伟
    金博
    许晓明
    梁全胜
    郝琦
    [J]. 地质科学, 2006, (04) : 612 - 635
  • [2] 中国东北漠河盆地的构造背景和地质演化
    吴根耀
    冯志强
    杨建国
    汪在君
    张立国
    郭庆霞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4) : 528 - 535
  • [3] 济阳地区埕岛—垦东构造带中生代的逆冲断层及其与郯庐断裂带的关系
    张克鑫
    漆家福
    林会喜
    [J]. 地质科学, 2006, (02) : 270 - 277+290
  • [4] 辽东的主要剪切带及其金矿化特征
    刘如琦
    戴立军
    商木元
    王铁军
    汪振斌
    崔武军
    关康
    [J]. 地质科学, 2006, (02) : 181 - 194
  • [5] 白垩纪:中国及邻区板块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变换期
    吴根耀
    [J]. 中国地质, 2006, (01) : 64 - 77
  • [6]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及油气成藏规律
    叶德燎
    [J]. 地质科学, 2005, (02) : 227 - 236
  • [7] 一个S-C构造控制金矿化的实例
    刘如琦
    戴立军
    [J]. 地质科学, 2005, (01) : 105 - 113
  • [8]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及成盆动力学探讨
    胡望水
    吕炳全
    张文军
    毛治国
    冷军
    官大勇
    [J]. 地质科学, 2005, (01) : 16 - 31
  • [9] 燕山运动和中国大陆晚中生代的活化
    吴根耀
    [J]. 地质科学, 2002, (04) : 453 - 461
  • [10] 呼伦湖早白垩世碱性流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葛文春
    李献华
    林强
    孙德有
    吴福元
    尹成孝
    [J]. 地质科学, 2001, (02) : 176 -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