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联机器人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26
作者
姜铭 [1 ,2 ]
孙钊 [2 ]
秦康生 [2 ]
朱望东 [2 ]
机构
[1] 东南大学机械学院
[2] 扬州大学机械学院
关键词
混联机构; 并联机构; 工作空间; 自由度; 机器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242 [机器人];
学科分类号
1111 ;
摘要
串联机器人需在各关节上设置驱动装置,故各动臂的运动惯量较大,因而不宜实现高速或超高速操作。混联机构兼有并联机构刚度大和串联机构工作空间大的优点;混联机器人的研究关键是构造新型少自由度并联机构。新型并联双自由度转动关节(RGRR-1)可以实现运动解耦;其活动构件少,仅有3个活动构件;工作空间大,可以实现绕固定坐标系Z轴的摆动,幅度为-90°—90°,以及绕摆动轴X1轴的360°的转动;与串联双自由度转动关节相比,具有刚度好的优点。利用RGRR-1构造的混联机器人,具有刚度高、结构紧凑、工作空间大、制造容易等优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新型3-PCRNS球面3自由度并联机构 [J].
李秦川 ;
武传宇 ;
沈卫平 ;
胡旭东 ;
朱祖超 ;
黄真 .
机械工程学报, 2006, (11) :44-48
[2]   新型并联机床的研究状况及应用前景 [J].
王立平 ;
汪劲松 .
航空制造技术, 2004, (06) :26-30
[3]   一种串并联型机床及其误差分析 [J].
赵俊伟 ;
徐振高 ;
范光照 ;
李柱 .
中国机械工程, 2001, (08) :21-24+3
[4]   混联式数控机床的发展 [J].
黄玉美 ;
高峰 ;
史文浩 .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1, (08) :12-13+3
[5]  
The kinematics and type synthesis of lower-mobility parallel robot manipulators.2HUANG Z.Proceedings ofIFToMM World congres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