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地区上三叠统长6期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9
作者
思玉琥
郝世彦
张林森
童雪晨
机构
[1]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储集层; 长6油层组; 延安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延安地区为湖泊三角洲前缘沉积,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控制着储层孔隙。储层中原生粒间孔和次生孔隙所占比例相当,其中,绿泥石膜对研究区储层孔隙的保存起重要作用,为后期次生孔隙的生成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时,浊沸石大量溶解是研究区储层的一大特点,而绿泥石膜和浊沸石溶孔的匹配关系有利于优质储层的形成,可构成研究区最好的储层类型,对进一步寻找浊沸石分布带有重要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125 +1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河流相和三角洲相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以青化砭油田长2油层组和长6油层组砂岩为例 [J].
冯娟萍 ;
李文厚 ;
欧阳征健 ;
余芳 ;
赵阳 .
地球学报, 2008, (02) :189-198
[2]   准噶尔盆地中部3区块侏罗-白垩系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形成机理 [J].
徐国盛 ;
李建林 ;
朱平 ;
廖丰 ;
廖义沙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7, (03) :1-7+502
[3]   延安地区上三叠统长6期沉积特征及其演化 [J].
王震 ;
吴汉宁 ;
李英 ;
王靖华 ;
柏冠军 ;
赵希刚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5, (06) :17-20
[4]   中国三叠系陆相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储层孔隙保存的关系附视频 [J].
黄思静 ;
谢连文 ;
张萌 ;
武文慧 ;
沈立成 ;
刘洁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273-281
[5]   砂岩储层孔隙保存的定量预测研究附视频 [J].
寿建峰 ;
朱国华 .
地质科学, 1998, (02) :118-124
[6]   陕甘宁盆地东部上三叠统含油长石砂岩的成岩特点及孔隙演化 [J].
柳益群 ;
李文厚 .
沉积学报, 1996, (03) :89-98
[7]   中国低渗透砂岩储层类型及地质特征 [J].
曾大乾,李淑贞 .
石油学报, 1994, (01) :38-46
[8]   碎屑岩储集层孔隙的形成、演化和预测 [J].
朱国华 .
沉积学报, 1992, (03) :11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