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茶陵县域生态空间网络稳定性识别与重构策略

被引:17
作者
傅丽华
莫振淳
彭耀辉
谢美
高兴燕
机构
[1] 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生态空间; 鲁棒性; 节点重要度; 空间重构; 县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县域是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单元,针对县域生态空间网络的识别与重构是空间优化的重要途径,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具有积极作用,但现有空间网络分析的方法论明显滞后。以典型丘陵山区县湖南茶陵县生态空间网络构建和识别为基础,运用鲁棒性分析法表达生态系统受特定干扰后的变化特征,进行节点重要度评价和网络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节点重要度和数量是判定网络稳定性的关键因子,该类节点数量占5%左右且多位于茶陵县域罗霄山片区,对应景观类型多为林地,其次为水域和草地、园地等生态用地;生态空间网络稳定性变化值均表现出与节点数量的高度一致,网络节点失效比率高于92%时将完全瘫痪,低于20%可恢复稳定;以人类活动干扰为主的蓄意破坏情景中连通鲁棒性变化更为敏感,对网络连通性影响较大;依据重要节点分布及稳定性判断结果,结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提出区域生态保护的差异化管理和生态空间网络重构建议。研究既为县域生态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提供有效支撑,也为类似区域生态空间网络研究提供了案例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409 / 141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复杂网络的鲁棒性和可控性研究.[D].刘雪明.华中科技大学.2016, 08
[2]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结构特性研究.[D].张晋.北京交通大学.2014, 07
[3]  
具有持续性生态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D].张端.江苏大学.2016, 08
[4]  
胜利油田生态环境系统鲁棒性评价研究.[D].王钦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 07
[5]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连通可靠性研究.[D].王云琴.北京交通大学.2008, 08
[6]   基于图论的哈尼梯田区河渠网络关键节点和廊道评价 [J].
刘歆 ;
角媛梅 ;
王梅 ;
章侃丰 .
生态学杂志, 2018, 37 (01) :287-294
[7]   磴口县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生态网络构建 [J].
于强 ;
岳德鹏 ;
张启斌 ;
吕奇 ;
李宁 ;
侯宏冰 .
中国沙漠, 2017, 37 (03) :601-609
[8]   高度城市化地区生态廊道重要性评价探索--以深圳为例 [J].
邓金杰 ;
陈柳新 ;
杨成韫 ;
徐志博 .
地理研究, 2017, 36 (03) :573-582
[9]  
基于生态网络的生态安全格局评价.[J].傅强;顾朝林;.应用生态学报.2017, 03
[10]   基于CL-PIOP方法的青岛市生态网络结构要素评价 [J].
傅强 ;
顾朝林 .
生态学报, 2017, 37 (05) :1729-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