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茶陵县域生态空间网络稳定性识别与重构策略

被引:17
作者
傅丽华
莫振淳
彭耀辉
谢美
高兴燕
机构
[1] 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生态空间; 鲁棒性; 节点重要度; 空间重构; 县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县域是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单元,针对县域生态空间网络的识别与重构是空间优化的重要途径,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具有积极作用,但现有空间网络分析的方法论明显滞后。以典型丘陵山区县湖南茶陵县生态空间网络构建和识别为基础,运用鲁棒性分析法表达生态系统受特定干扰后的变化特征,进行节点重要度评价和网络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节点重要度和数量是判定网络稳定性的关键因子,该类节点数量占5%左右且多位于茶陵县域罗霄山片区,对应景观类型多为林地,其次为水域和草地、园地等生态用地;生态空间网络稳定性变化值均表现出与节点数量的高度一致,网络节点失效比率高于92%时将完全瘫痪,低于20%可恢复稳定;以人类活动干扰为主的蓄意破坏情景中连通鲁棒性变化更为敏感,对网络连通性影响较大;依据重要节点分布及稳定性判断结果,结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提出区域生态保护的差异化管理和生态空间网络重构建议。研究既为县域生态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提供有效支撑,也为类似区域生态空间网络研究提供了案例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409 / 141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1]   城市路网的复杂网络特性和鲁棒性研究 [J].
赵国锋 ;
苑少伟 ;
慈玉生 .
公路交通科技, 2016, 33 (01) :119-124+146
[12]   基于MSPA与最小路径方法的巴中西部新城生态网络构建 [J].
许峰 ;
尹海伟 ;
孔繁花 ;
徐建刚 .
生态学报, 2015, 35 (19) :6425-6434
[13]   基于复杂网络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脆弱性分析 [J].
吴蒋 ;
王冬 .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4, (05) :24-26+30
[14]   基于复杂网络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态多样性 [J].
李医民 ;
李鑫 ;
华静 .
生态学杂志, 2014, 33 (06) :1700-1706
[15]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网络格局规划 以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为例 [J].
吕东 ;
王云才 ;
彭震伟 .
风景园林, 2013, (02) :54-59
[16]  
Comparative ecological network analysis: An application to Italy.[J].Andrea De Montis;Amedeo Ganciu;Matteo Cabras;Antonietta Bardi;Maurizio Mulas.Land Use Policy.2019,
[17]  
Optimization of ecological node layout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ecological network in desert oasis:a typical case study of ecological fragile zone located at Deng Kou County(Inner Mongolia).[J].Qiang Yu;Depeng Yue;Yuhang Wang;Su Kai;Minzhe Fang;Huan Ma;Qinbin Zhang;Yuan Huang.Ecological Indicators.2018,
[18]  
A measure of betweenness centrality based on random walks.[J].M.E. J. Newman.Social Networks.2004, 1
[19]  
Robustness and Vulnerability of Scale-Free Random Graphs.[J].Béla Bollobás;Oliver Riordan.Internet Mathematics.2004, 1
[20]   利用节点效率评估复杂网络功能鲁棒性 [J].
周漩 ;
张凤鸣 ;
周卫平 ;
邹伟 ;
杨帆 .
物理学报, 2012, 61 (19)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