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返还原物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新论——兼评《民法典·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
被引:4
作者
:
阳雪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法学院
阳雪雅
机构
:
[1]
西南大学法学院
来源
:
湖北社会科学
|
2016年
/ 03期
关键词
:
返还原物请求权;
诉讼时效;
义务人;
不利益状态;
D O I
:
10.13660/j.cnki.42-1112/c.013545
中图分类号
: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
030105 ;
摘要
:
返还原物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存在观点分歧,《民法总则专家意见稿》认为存在保护不特定第三人信赖利益必要时,请求返还财产的权利适用诉讼时效。从司法实务审视,司法实践倾向于不对信赖利益区分,返还原物请求权并不适用诉讼时效,经验层面具有一定合理性。从理论层面分析保护不特定第三人信赖利益说有待商榷。诉讼时效的功能应当是避免义务人长期处于不利益状态,这不仅符合诉讼时效的本质,也符合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论侵害占有的损害赔偿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香香
.
中外法学,
2013,
25
(03)
:598
-602+604
[2]
返还原物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问题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虎
.
法商研究,
2012,
29
(06)
:117
-125
[3]
物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以“返还原物请求权”为研究对象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会
.
河北法学,
2011,
29
(01)
:111
-120
[4]
去除时效制度的反道德性——时效制度存在理由论
[J].
孙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孙鹏
.
现代法学,
2010,
32
(05)
:52
-59
[5]
诉讼时效制度三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轶
.
法律适用,
2008,
(11)
:13
-17
[6]
追问与解答:对诉讼时效客体的再论述
[J].
耿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法商研究》编辑部
耿卓
.
比较法研究,
2008,
(04)
:71
-80
[7]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之再定性
[J].
张康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张康林
.
当代法学,
2007,
(05)
:59
-63
[8]
诉讼时效的理论基础:有待破解的法律之谜——诉讼时效基本理论的反思与我国诉讼时效立法的重新选择(一)
[J].
魏盛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昌大学法学院
魏盛礼
.
河北法学,
2006,
(03)
:2
-6
[9]
信赖与信赖利益考
[J].
马新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法学院!长春
马新彦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0,
(03)
:75
-84
[10]
论请求权的性质与体系——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的请求权.[J].魏振瀛;.中外法学.2003, 04
←
1
2
→
共 14 条
[1]
论侵害占有的损害赔偿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香香
.
中外法学,
2013,
25
(03)
:598
-602+604
[2]
返还原物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问题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虎
.
法商研究,
2012,
29
(06)
:117
-125
[3]
物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以“返还原物请求权”为研究对象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会
.
河北法学,
2011,
29
(01)
:111
-120
[4]
去除时效制度的反道德性——时效制度存在理由论
[J].
孙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孙鹏
.
现代法学,
2010,
32
(05)
:52
-59
[5]
诉讼时效制度三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轶
.
法律适用,
2008,
(11)
:13
-17
[6]
追问与解答:对诉讼时效客体的再论述
[J].
耿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法商研究》编辑部
耿卓
.
比较法研究,
2008,
(04)
:71
-80
[7]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之再定性
[J].
张康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张康林
.
当代法学,
2007,
(05)
:59
-63
[8]
诉讼时效的理论基础:有待破解的法律之谜——诉讼时效基本理论的反思与我国诉讼时效立法的重新选择(一)
[J].
魏盛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昌大学法学院
魏盛礼
.
河北法学,
2006,
(03)
:2
-6
[9]
信赖与信赖利益考
[J].
马新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法学院!长春
马新彦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0,
(03)
:75
-84
[10]
论请求权的性质与体系——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的请求权.[J].魏振瀛;.中外法学.2003, 04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