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地理学的定义、内容、特点和亮点

被引:28
作者
冯增昭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关键词
古地理学; 古地理学分支学科; 定量岩相古地理学; 探矿指南; 古地理学学术会议; 古地理学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古地理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和人类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特征及其演化的科学。中国的古地理学主要来源于地层学、地史学、大地构造学、古生物学、沉积岩石学、自然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人类历史地理学等。因此就相应地产生和形成了地层古地理学或地史古地理学、构造古地理学、生物古地理学、岩相古地理学或沉积古地理学、自然地理古地理学、第四纪古地理学、人类历史时期古地理学等古地理学分支学科。中国的古地理学有3个最主要的特点:第一,多科争艳,即各分支学科都已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大好形势;第二,一科领先,即岩相古地理学已发展到定量阶段,已形成了定量岩相古地理学,已居古地理学的领先地位;第三,探矿指南,即中国的古地理学尤其是岩相古地理学和定量岩相古地理学积极地和有效地为各种矿产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的预测和勘探服务,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中国古地理学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古地理学有两个亮点,即古地理学学术会议和《古地理学报》。全国性的古地理学学术会议已经开过10次,而且愈开愈好。《古地理学报》已创刊10年,已跻身于全国科技期刊的先进行列。此一会一刊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地理学的发展和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4 条
[1]   造山带古地理学——重建区域构造古地理的若干思考 [J].
吴根耀 .
古地理学报, 2007, (06) :635-650
[2]   中生代主要植物化石的古气候指示意义 [J].
邓胜徽 .
古地理学报, 2007, (06) :559-574
[3]   时间维的自然地理学研究 [J].
方修琦 .
古地理学报, 2007, (06) :669-674
[4]   辽宁本溪牛毛岭石炭系本溪组腕足动物群落及其古环境意义 [J].
高金汉 ;
王训练 ;
王燕 ;
王艳丽 .
古地理学报, 2007, (05) :499-511
[5]   新疆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的粮食作物及其古环境意义 [J].
蒋洪恩 ;
李肖 ;
李承森 .
古地理学报, 2007, (05) :551-558
[6]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沉积特征 [J].
姜在兴 ;
田继军 ;
陈桂菊 ;
李熙喆 ;
张满郎 .
古地理学报, 2007, (02) :143-154
[7]   北京天竺晚上新世以来植被演替与气候变迁 [J].
姚轶锋 ;
叶超 ;
寇香玉 ;
徐景先 ;
贾三满 ;
杜乃秋 ;
李承森 .
古地理学报, 2007, (01) :45-58
[8]   塔里木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 [J].
冯增昭 ;
鲍志东 ;
吴茂炳 ;
金振奎 ;
时晓章 .
古地理学报, 2006, (04) :427-439
[9]   杭州湾晚第四纪沉积与古环境演变 [J].
王建华 ;
周洋 ;
郑卓 ;
丘元僖 ;
张珂 ;
邓韫 ;
梁致荣 ;
杨小强 .
古地理学报, 2006, (04) :551-558
[10]   太湖大浦湖区近百年来湖泊记录的环境信息 [J].
刘建军 ;
吴敬禄 .
古地理学报, 2006, (04) :559-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