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14
作者
周磊
张旭
杨清峰
左戎
机构
[1] 安徽省蚌埠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关键词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 肥大细胞;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D O 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0.02.040
中图分类号
R574 [肠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光镜下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MC)的改变及其与Th1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IFN-γ)表达的关系,探讨二者在IBS病理生理机制中相关性。方法经结肠镜钳取10名正常人和30例感染后IBS患者的乙状结肠黏膜标本,应用特殊组织化学染色法(甲苯胺蓝改良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对MC和IL-2、IFN-γ进行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计算每10个高倍视野下染色阳性表达细胞的平均数。结果IBS患者乙状结肠MC明显增多(P<0.05),同时IL-2、IFN-γ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活动期IBS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MC)数量、活化程度均增加,IL-2、IFN-γ(属于Th1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亦增强,但根据统计学原理,进行相关性分析,二者无相关性,显示感染不是导致PI-IBS患者肠黏膜MC改变的唯一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01+259 / 201 +25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筛查312例[J]. 江汉龙,钟世顺,张振书.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5(03)
[2]   肠易激综合征与炎症关系的研究现状 [J].
陈浩 ;
柯美云 .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07, (03) :172-174+177
[3]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局部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功能的变化 [J].
郑玮玮 ;
王承党 .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08, (01) :26-28
[4]   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与肠易激综合征 [J].
金杭斌 ;
顾竹影 ;
厉有名 .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06, (01) :40-43
[5]   结肠黏膜肥大细胞活化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J].
王伟岸 ;
钱家鸣 ;
潘国宗 .
中华消化杂志, 2003, (05) :3-6
[6]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黏膜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和肥大细胞的变化 [J].
陈晓敏 ;
张燕华 ;
毛峻岭 ;
张赛森 ;
陆伦根 .
胃肠病学, 2008, (04) :228-230
[7]  
肠易激综合征精神心理因素、肠黏膜肥大细胞及5-羟色胺的变化[J]. 陈文科,邹益友,李富军,罗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7(01)
[8]   替加色罗对结肠炎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与结肠内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关系 [J].
孙怡宁 ;
罗金燕 ;
兰莉 ;
饶志仁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05) :50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