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沉水和浮叶植被及其水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52
作者
雷泽湘 [1 ]
徐德兰 [2 ]
黄沛生 [3 ]
潘宏凯 [4 ]
王备新 [5 ]
刘正文 [1 ]
机构
[1]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2]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4]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5] 南京农业大学昆虫系
关键词
水生植被; 群落类型; 生物量; 太湖;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6.02.008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GPS定位技术和常规采样方法,于2004年5月和9月对太湖沉水植物与浮叶植物的种类、群落类型、生物量及其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沉水植物与浮叶植物是太湖水生植被的主要类型,沉水植物群落类型主要有6个:微齿眼子菜群落;马来眼子菜群落;伊乐藻群落,穗花狐尾藻群落,金鱼藻群落,苦草群落;浮叶植物群落类型主要有3个:莕菜群落,金银莲花群落,菱群落。在春季,沉水植物占绝对优势,在夏秋季,浮叶植物则逐渐发展,尤其以莕菜生长最快。通过对有草区和无草区水质的比较,发现水生植被能显著提高水体的透明度、降低营养盐浓度和叶绿素含量,改善水质。
引用
收藏
页码:239 / 2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东太湖水生植物群落结构的演变及其沼泽化 [J].
谷孝鸿 ;
张圣照 ;
白秀玲 ;
胡维平 ;
胡耀辉 ;
王晓蓉 .
生态学报, 2005, (07) :1541-1548
[2]   太湖富营养化现状及其生态防治对策 [J].
张光生 ;
王明星 ;
叶亚新 ;
朱成东 ;
宋朝霞 ;
周青 .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03) :235-237+257
[3]   沉水植物与环境关系评述 [J].
苏胜齐 ;
姚维志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6) :570-573
[4]   太湖地区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原因与管理 [J].
秦伯强 ;
吴庆农 ;
高俊峰 ;
范成新 ;
许刚 ;
陈伟民 ;
毛锐 ;
陈宇炜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2) :221-228
[5]   太湖水环境的演变研究 [J].
张运林 ;
秦伯强 .
海洋湖沼通报, 2001, (02) :8-15
[6]   东太湖水生植被及其沼泽化趋势 [J].
张圣照 ;
王国祥 ;
濮培民 ;
千金良·达哉 .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9, (02) :2-7
[7]   太湖富营养化现状及防治对策 [J].
胡明 ;
刘鸿志 ;
任隆江 .
中国环境管理, 1998, (06) :13-14+22
[8]   东太湖水生植被的生态功能及调节机制 [J].
杨清心 .
湖泊科学, 1998, (01) :67-72
[9]   太湖水生维管束植物及其合理开发利用的调查研究 [J].
鲍建平 ;
缪为民 ;
李劫夫 ;
张洪宝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1991, (01) :13-20
[10]  
高级水生生物学[M]. 科学出版社 , 刘建康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