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黔中高原面石漠化演变典型案例研究——以普定后寨河地区为例
被引:31
作者:
李阳兵
[1
]
罗光杰
[2
]
程安云
[3
]
邵景安
[4
]
白晓永
[3
]
王世杰
[3
]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石漠化;
演变;
黔中高原;
后寨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定量分析石漠化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客观认识石漠化、了解喀斯特石漠化的成因和开展石漠化的综合治理。选取位于黔中高原普定县境内的后寨河地区,基于1963年、1978年、2005年和2010年的高精度影像,研究了石漠化的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研究区1963年、1978年、2005年和2010年石漠化综合指数分别为1.5042、1.3311、1.2176和1.2376,说明研究区的退化石漠化总体上在恢复。1963-2010年,一直保持不变的石漠化占2010年石漠化的43.76%,15°25°、>25°坡度范围内的强度石漠化比例基本保持不变,距聚落>900 m范围,强度石漠化的比例从1963年28.6%下降到2010年的10.6%。研究区石漠化广泛分布的中部10个村级单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石漠化发生情况表明,各村陡坡耕地普遍发生严重的石漠化,较多坡耕地的存在仍是土地石漠化的驱动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828 / 838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