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夏季500hPa纬向风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我国降水的关系

被引:11
作者
朱丽华
范广洲
董一平
王炳赟
华维
周定文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纬向风; 降水; 大气环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及中国160个测站月降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夏季500hPa纬向风近59年来的年际、年代际变化趋势及其与我国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时空演变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自1950年以来,青藏高原夏季500 hPa纬向风总体呈现减弱趋势,其中在1950年代西风偏弱,1960年代西风明显偏强,1970年代至21世纪初西风一直处于偏弱阶段;纬向风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表现为高原大部分区域上空纬向风呈现减弱趋势,其减弱趋势由东南向西北递增,高原西北部及中部地区减弱趋势最为明显;对高原夏季500hPa纬向风距平时间序列作EOF分解,得出第一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表现为整体减弱型,其时间权重系数呈现长期正趋势;时间系数的11年滑动平均分析表明1950年代后期到1960年代中后期纬向西风整体增强趋势比较明显,196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为西风减弱阶段,且期间没有出现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时间系数的突变分析表明纬向风在1967年发生了一次较明显的减弱突变;时间系数的小波分析表明其具有2~4年的周期,这一周期成分在1950年代前期和19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这两个时段比较显著。年际、年代际尺度上高原夏季500 hPa纬向风减弱与我国降水关系的分析均表明:高原纬向风减弱时长江中下游以北的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偏少,以东北和华北表现明显,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降水明显偏多,降水场与大气环流、水汽通量散度场都有较好的配置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魏凤英编著;.气象出版社.1999,
[12]   SENSITIVITY OF EURASIAN CLIMATE TO SURFAC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J].
KUTZBACH, JE ;
PRELL, WL ;
RUDDIMAN, WF .
JOURNAL OF GEOLOGY, 1993, 101 (02) :177-190
[13]   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 [J].
王遵娅 ;
丁一汇 ;
何金海 ;
虞俊 .
气象学报, 2004, (02) :228-236
[14]   北半球夏季副热带西风急流变异及其对东亚夏季风气候异常的影响 [J].
廖清海 ;
高守亭 ;
王会军 ;
陶诗言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1) :10-18
[15]   欧亚地区500百帕上纬向风特征及其与中国天气的关系 [J].
董敏 ;
朱文妹 ;
魏凤英 .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1987, (02) :166-173
[16]   东亚的梅雨期与亚洲上空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关系 [J].
陶诗言 ;
赵煜佳 ;
陈晓敏 .
气象学报, 1958, (02) :11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