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地气田大12—大66井区沉积微相与储层产能关系

被引:21
作者
刘双莲 [1 ]
李浩 [2 ]
周小鹰 [2 ]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河道结构; 沉积水动力; 沉积微相; 产能; 物质供给; 致密砂岩; 大牛地气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大牛地气田大12—大66井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物质供给和沉积水动力条件、河道结构与特征,探讨了沉积微相纵向结构与产能分布之间的成因关系,沉积微相横向结构与产能分布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供给和沉积水动力条件的组合关系是影响沉积微相纵向产能分布规律,其中物质供给充分、稳定的强水动力条件下,主要为中高产气层;分流河道微相中心位置,测试产能相对稳定,中高产气层分布比较多。分流河道微相边部,测试产能有不稳定的特点。两个强水动力沉积的河道交汇处,是中、高产气层的密集发育区。另外,曲流化的固定河道,因复杂化而形状变化大、难钻遇,但潜力大。不稳定河道,储层整体产能低,但强水动力沉积区仍具挖潜价值。研究结果与大12—大66井区生产测试结果吻合。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9+60 +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泌阳凹陷核桃园组三段上亚段滑塌浊积扇沉积特征 [J].
刘建锋 ;
朱筱敏 ;
王敏 ;
林社卿 ;
熊超 ;
刘鹏 ;
程文举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5) :743-745+747+746+748
[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建模 [J].
张永贵 ;
刘振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4) :560-567
[3]   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沉积相与天然气富集规律的再认识 [J].
罗东明 ;
陈舒薇 ;
张广权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3) :368-374
[4]   鄂尔多斯地区东北部大牛地气田山西组沉积相 [J].
张广权 ;
陈舒薇 ;
郭书元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3) :388-396+403
[5]   苏里格气田储层宏观非均质性——以苏53区块石盒子组8段和山西组1段为例 [J].
叶成林 ;
王国勇 ;
何凯 ;
徐中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2) :236-244
[6]   心滩砂体内部构型及其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J].
卢亚涛 .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 11 (10) :2303-2305
[7]   测井信息的地质属性研究 [J].
李浩 ;
刘双莲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9, 24 (03) :994-999
[8]   大牛地气田太原组沉积模式 [J].
王付斌 ;
李良 ;
陈亚平 .
天然气工业, 2007, (12) :49-51+163
[9]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2、3段沉积微相研究 [J].
罗东明 ;
陈召佑 ;
吝文 ;
苑保国 ;
向树安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 (05) :21-24
[10]   大牛地气田石炭—二叠系海陆过渡沉积体系与近源成藏模式 [J].
郝蜀民 ;
李良 ;
尤欢增 .
中国地质, 2007, (04) :606-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