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东地区盆山耦合与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22
作者
刘朝露
贾承造
夏斌
李景明
李本亮
王核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塔东; 盆山耦合; 油气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大陆动力学、构造地质学和含油气系统理论做指导,以盆地构造—沉积分析技术为手段,研究了塔东地区与南天山、阿尔金山之间的耦合关系,探讨了塔东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完善了塔东地区的油气成藏模式。指出:从中新生代以来,塔东地区与南天山、阿尔金山盆山耦合关系十分密切;构造是塔东地区沉积演化史的主控因素,控制了油气的生储盖成藏组合;侏罗系煤系露头的发现,为混源油气成藏模式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52 / 5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构造特征 [J].
刘玉魁 ;
邬光辉 ;
闵磊 ;
冯游文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3) :310-313
[2]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古生界原油裂解气成藏历史分析——以英南2气藏为例 [J].
张水昌 ;
赵文智 ;
王飞宇 ;
陈建平 ;
肖中尧 ;
钟宁宁 ;
宋孚庆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5) :441-451
[3]   塔里木盆地英南2井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J].
唐友军 ;
张秋茶 ;
肖中尧 ;
卢玉红 ;
李梅 ;
汪海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2) :142-143+181
[4]   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断层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J].
刘玉魁 ;
胡剑风 ;
郑多明 ;
刘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1) :87-90
[5]   我国地洼型造山-造盆作用与硅藻土成矿 [J].
木士春 ;
汪灵 ;
胡宝清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1, (03) :313-320
[6]   盆山耦合概念及机制 [J].
张原庆 ;
钱祥麟 .
中国地质, 2001, (03) :47-47
[7]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盆地与伸展山岭耦合机制 [J].
刘和甫 ;
梁慧社 ;
李晓清 ;
殷进垠 ;
朱德丰 ;
刘立群 .
地学前缘, 2000, (04) :477-486
[8]   塔里木库车前陆盆地构造格架和含油气系统 [J].
田作基 ;
胡见义 ;
宋建国 .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5) :379-383+446
[9]   青藏高原的隆升与环境变化 [J].
滕吉文 ;
张中杰 ;
张秉铭 ;
张慧 .
地学前缘, 1997, (Z1) :251-258
[10]   关于大陆构造的思考 [J].
李德威 .
地球科学, 1995, (01)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