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侏罗纪叠加褶皱与侏罗纪前陆

被引:101
作者
董树文 [1 ]
胡健民 [2 ]
施炜 [2 ]
张忠义 [2 ]
刘刚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叠加褶皱; 古应力场; 侏罗纪前陆; 大巴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巴山是NWWSEE走向的中央造山带中惟一的向南凸出大型弧型褶皱带,与秦岭—大别造山带的构造特征明显不协调。研究表明,大巴山弧型构造卷入了侏罗纪地层,因此不属于三叠纪中央造山带。秦岭、大别山和大巴山最新的证据证实侏罗纪曾经发生陆内俯冲作用,大巴山是侏罗纪陆内造山作用的产物。大巴山西侧为典型的叠加褶皱变形样式,三叠纪近东西向褶皱叠加上近南北向褶皱构成横跨型干涉变形图像。由此,确立了侏罗纪复合前陆的存在,证明中国东部甚至亚洲东部侏罗纪陆内造山的广泛性,晚侏罗世的“燕山运动”是波及亚洲中东部的重要构造事件。
引用
收藏
页码:403 / 4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Sm–Nd and Rb–Sr isotopic chronology and cooling history of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s and their country rocks at Shuanghe in the Dabie Mountains; Central China.[J].Shuguang Li;Emil Jagoutz;Yizhi Chen;Qiuli Li.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2000, 6
  • [2] U/Pb zircon ages constrain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ultrahigh-pressure Qinling–Dabie Orogen; China.[J].Bradley R. Hacker;Lothar Ratschbacher;Laura Webb;Trevor Ireland;Doug Walker;Dong Shuwen.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1998, 1
  • [3] 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张国伟等著;.科学出版社.2001,
  • [4] 华北陆块北缘构造运动序列及区域构造格局.[M].崔盛芹等著;.地质出版社.2000,
  • [5] 大别山侏罗纪变形及其构造意义
    董树文
    胡健民
    李三忠
    施炜
    高锐
    刘晓春
    薛怀民
    [J]. 岩石学报, 2005, (04) : 1189 - 1194
  • [6] 莫霍面地震反射图像揭露出扬子陆块深俯冲过程
    高锐董树文贺日政刘晓春李秋生管晔白金李朋武黄东定钱桂华匡朝阳李三忠
    [J]. 地学前缘, 2004, (03) : 43 - 49
  • [7] 秦岭造山带勉略缝合带构造变形与造山过程
    李三忠
    张国伟
    李亚林
    赖绍聪
    李宗会
    [J]. 地质学报, 2002, (04) : 469 - 483
  • [8] 大别超高压变质岩折返至地表的时间下限:大别山北麓晚侏罗世砾岩中发现榴辉岩砾石
    王道轩
    刘因
    李双应
    金福全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1, (14) : 1216 -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