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累积特征及污染评价

被引:16
作者
戴纪翠 [1 ,2 ]
高晓薇 [1 ,2 ]
倪晋仁 [1 ,2 ]
尹魁浩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 北京大学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深圳河流; 沉积物;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潜在的生态危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X82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815 ;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为了解深圳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和污染程度,对1996~2007年深圳河、布吉河、龙岗河和茅洲河4条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u、As、Cd、Cr、Hg、Pb和Zn)的含量和年际变化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利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的生态危害指数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条河流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重金属的污染,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的生态危害指数的研究显示,4条河流的污染程度大致为:龙岗河>布吉河>深圳河>茅洲河,其中尤以Cu、Cd、Cr和Zn的污染程度最重。龙岗河和布吉河的污染和潜在的生态危害基本上达到了严重的程度,龙岗河多年平均地累积指数高达6.36,潜在的生态危害指数多年平均值为2333.2;而深圳河则大致为中度或者重度污染;茅洲河的污染程度最轻,其潜在的生态危害指数多年均值为274.1,除Cd和Hg处于中度和强度潜在的生态危害外,其余元素大都是轻度污染和轻度危害。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泮河底泥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J].
张中文 ;
李光德 ;
张世远 ;
敬佩 ;
焦伟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11) :134-136+153
[2]   乐安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J].
万金保 ;
王建永 ;
吴丹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11) :130-133
[3]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沉积物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J].
王丽萍 ;
周晓蔚 ;
郑丙辉 ;
付青 .
生态学报, 2008, (05) :2191-2198
[4]   天津城市排污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 [J].
吴光红 ;
朱兆洲 ;
刘二保 ;
李万庆 ;
郑洪起 .
环境科学, 2008, (02) :2413-2420
[5]   长江口岛屿沙洲湿地陆向发育过程中表层沉积物氮营养盐的变化 [J].
张修峰 ;
梅雪英 ;
童春富 ;
陆健健 .
生态学报, 2006, (04) :1116-1121
[6]   中国主要河口沉积物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J].
马德毅 ;
王菊英 .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05) :74-78
[7]   辽东湾东部浅水区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生态评价 [J].
冯慕华 ;
龙江平 ;
喻龙 ;
李建军 .
海洋科学, 2003, (03) :52-56
[8]   近岸海域底质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初步研究 [J].
甘居利 ;
贾晓平 ;
林钦 ;
李纯厚 ;
王增焕 ;
周国君 ;
王小平 ;
蔡文贵 ;
吕晓瑜 .
水产学报, 2000, (06) :533-538
[9]  
中国水环境重金属研究[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陈静生,周家义主编, 1992
[10]   China [J].
Rubenstein, Joshua .
COMMENTARY, 2008, 125 (01) :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