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苏西X井区盒8段砂体发育模式研究

被引:14
作者
范玲玲
宋荣彩
金文辉
王勇
王姝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分流河道; 砂体结构; 盒8段; 砂体发育模式; 苏西X区;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砂体内部构型控制流体渗流,影响开发效果。依据现有的储层砂体构型研究方法,通过短期旋回对比,对苏西X井区盒8段分流河道砂体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研究区砂体结构类型主要有削截式、完整式和相对孤立式河道。在上升半旋回内测井曲线多表现为箱形、圣诞树形,下降半旋回内测井曲线多呈指形;河道砂体在纵向上有一定的叠置现象,在横向上具交织特征;同一条河道砂体在平面上向西迁移明显。砂体分布特征表现为:砂体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大、弯度小、不连续。据此,总结出4种河道砂体发育模式:迁移强叠置型、河道交汇型、相对孤立型和弱叠置型河道砂体。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辫状河储层地质模式及层次界面分析.[M].于兴河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2]   曲流河砂体内部构型及不同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研究 [J].
王凤兰 ;
白振强 ;
朱伟 .
沉积学报, 2011, 29 (03) :512-519
[3]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延长组长4+52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 [J].
刁帆 ;
文志刚 .
岩性油气藏, 2011, 23 (02) :53-58+79
[4]   大港油田储集层河道砂体内部构型研究 [J].
窦松江 ;
孙超囡 ;
张艳君 ;
孔令江 .
新疆石油地质, 2009, 30 (03) :284-286
[5]   砂体组合的划分及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山2段、盒8段为例 [J].
张满郎 ;
李熙喆 ;
谷江锐 ;
谢武仁 .
岩性油气藏, 2009, 21 (02) :12-18
[6]   孤岛油田曲流点坝构型 [J].
程会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5) :20-23+112
[7]   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山2段三角洲沉积体系和砂体展布特征 [J].
王华 ;
郑荣才 ;
周祺 ;
李凤杰 ;
魏钦廉 .
岩性油气藏, 2008, (02) :22-28
[8]   中国岩性地层气藏的勘探前景 [J].
李景明 ;
李东旭 ;
杨冬 ;
马硕鹏 .
岩性油气藏, 2007, (04) :1-8
[9]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与展望 [J].
王道富 ;
付金华 ;
雷启鸿 ;
罗安湘 .
岩性油气藏, 2007, (03) :126-130
[10]   我国油藏开发地质研究进展 [J].
李阳 .
石油学报, 2007, (03) :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