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西北基性岩脉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54
作者
谢桂青
胡瑞忠
贾大成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开放实验室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岩方式; 源区性质; 基性岩脉; 江西省;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2.04.004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赣西北三个地区基性岩脉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初步讨论了基性脉岩的成岩方式和源区性质。基性岩脉包括闪斜煌斑岩、辉绿岩和橄榄辉绿玢岩。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Nb、Ta和Ti异常。武山煌斑岩稀土元素总量高,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隘口辉绿岩稀土元素总量低,略微富集轻稀土元素;上高橄榄辉绿玢岩介于两者之间,三者都无明显的铕异常。结合基性脉岩的地球化学分析可知,三者的岩石化学变化受到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所控制,武山煌斑岩和上高橄榄辉绿玢岩明显发生分离结晶作用,而隘口辉绿岩主要受部分熔融作用影响。其源区可能为与俯冲流体有关的富集地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29 / 33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原理[M]. 科学出版社 , 赵振华著, 1997
[1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王中刚等编著, 1989
[13]  
元素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刘英俊 著, 1984
[14]   诸广山岩体内中基性岩脉的成因初探——Sr、Nd、O同位素证据 [J].
李献华 .
科学通报 , 1990, (16) :1247-1249
[15]  
是华南造山带而不是华南地台[J]. 许靖华,孙枢,李继亮.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