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北京西北部典型城市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碳特征分析
被引:13
作者:
张廷龙
孙睿
胡波
党一诺
孙亮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有机碳;
土壤碳氮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城市化地区土壤碳库,既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同时又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化地区的碳循环过程.本文在采集北京市西北部典型城市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样本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碳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土壤总碳质量分数w在0.918%2.546%之间变动,城市林地、人工草地、山区林地样方的土壤总碳w较高,裸地最低,不同类型土壤差异并不十分显著.土壤有机碳w的变幅为0.196%1.728%,不同类型土壤差异较为明显,最高为城市林地,其次为山区林地,最低为裸地;垂直方向上,自上而下土壤有机碳w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但裸地和园地的这种特征表现不明显.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幅为9.617~52.915(t.hm-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差异较明显,最高为林地,此次是园地,最低为裸地;同类型样方土壤有机碳密度,大致有城市内部高于城市边缘的趋势.土壤无机碳w的变化幅度为0.087%1.275%,城市内部或城市用地样方,高于城市外围或农业用地样方.而土壤碳氮质量比的变幅在10.905%98.953%之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裸地表现出异常的高值,其次是人工草地,而耕地、园地、城市林地和山区林地都表现较低的碳氮比特征.总体而言,城市化地区不同类型的土壤,既表现出了自然状态土壤的一些特性,又有明显人为干扰的痕迹.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2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