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鲜叶发酵制备速溶红茶的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7
作者
孔俊豪
张士康
禹超
梁慧玲
谭蓉
涂云飞
杨秀芳
机构
[1]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关键词
茶树鲜叶; 速溶红茶; 茶黄素; 工艺优化;
D O I
10.15905/j.cnki.33-1157/ts.2013.03.010
中图分类号
TS272.52 [];
学科分类号
090203 ;
摘要
以暑茶匀浆鲜叶为原料,对液态发酵制备高茶黄素速溶红茶进行研究。考察了发酵温度、时间、pH、氧气流量等因素对发酵液中茶黄素积累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CCD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得到了优化的液态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温度33.2℃,时间45min,pH4.2,氧气流量0.96L/min发酵条件下,制得速溶红茶产品中茶黄素含量达2.1%,高于同类市售产品中茶黄素含量的平均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27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基于SPSS空列正交设计的茶黄素动态提制工艺快速优化 [J].
孔俊豪 ;
杨秀芳 ;
涂云飞 ;
孙庆磊 ;
陈小强 .
中国茶叶加工, 2011, (03) :10-14
[2]   红茶发酵中pH调控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及茶黄素形成的影响 [J].
毛清黎 ;
朱旗 ;
刘仲华 ;
施兆鹏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66-68
[3]   茶鲜叶匀浆悬浮发酵体系优化模型 [J].
夏涛 ;
高丽萍 .
茶叶科学, 1999, (01) :55-60
[4]   红茶变温发酵的理论探讨 [J].
陈以义 ;
江光辉 .
茶叶科学, 1993, (02) :81-86
[5]  
Influence of fermentation tim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ounds responsible for quality in black tea[J] . Thomas Muthumani,R.S. Senthil Kumar.Food Chemistry . 20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