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流域地下水更新速率

被引:18
作者
袁瑞强 [1 ]
龙西亭 [2 ]
王鹏 [3 ]
王仕琴 [4 ]
宋献方 [5 ]
机构
[1]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零二队
[3] 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白洋淀流域; 华北平原; 地下水; 更新能力; 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2 [地下水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受到水库拦蓄、抽水灌溉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白洋淀流域平原区河流断流,非承压含水层逐渐被疏干。下游的白洋淀无法得到河流和地下水的补给,时刻面临干涸。鉴于白洋淀对区域生态环境和气候有重要的影响,多次实施调水补淀工程。然而,白洋淀渗漏严重,调水补淀的效果不理想。为了保护白洋淀,亟需恢复地下水的可持续性,这首先需要查明地下水的更新能力。2009年,对白洋淀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进行实地调查,并采集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样共36个,分析其氚含量。利用线性插值法、吴秉钧法和连炎清法恢复了该地区降水氚含量的历史数据,结合数学物理模型估算了非承压地下水的更新能力。结果表明,氚含量较高的白洋淀水渗漏使得周边地下水氚含量增高。总体上,沿山区到淀区的方向非承压地下水更新速率逐渐由15.0%/a降低至4.0%/a。山前平原冲洪积扇区域是非承压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平均更新速率达9.8%/a。冲积平原区域非承压地下水的平均更新速率仅为4.4%/a。为此,需要限制在冲积平原区域开采非承压地下水,以逐步恢复其更新速率,使其重新补给白洋淀。地下水的恢复过程可能较慢,但可从根本上解决调水补淀无法解决的干淀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81 / 3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1]   河南平原浅层地下水年龄 [J].
石旭飞 ;
董维红 ;
李满洲 ;
张岩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 (01) :190-197
[22]   人类活动对浅层地下水干扰程度定量评价及验证 [J].
王金哲 ;
张光辉 ;
母海东 ;
严明疆 .
水利学报, 2011, 42 (12) :1445-1451
[23]   中国西北干旱区多级洼地地下水环境同位素分布特征及指示意义 [J].
孙琦 ;
余翔 ;
周训 ;
陈剑杰 ;
高为超 .
现代地质, 2011, 25 (06) :1195-1200
[24]   黑河流域民乐山前隐伏构造带地下水补给与更新 [J].
聂振龙 ;
陈宗宇 ;
张光辉 ;
申建梅 ;
王金哲 ;
严明疆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0, 37 (02) :6-9
[25]   利用氚估算太行山前地下水更新速率 [J].
陈宗宇 ;
陈京生 ;
费宇红 ;
张兆吉 ;
张翠云 .
核技术, 2006, (06) :426-431
[26]   大气降水氚含量恢复的多元统计学方法——以临汾地区降水氚值恢复为例 [J].
连炎清 .
中国岩溶, 1990, (02) :55-64
[27]   我国大气降水中氚的数值推算 [J].
吴秉钧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86, (04) :38-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