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黄河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多尺度分析

被引:70
作者
吕倩 [1 ]
刘海滨 [2 ]
机构
[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碳排放; 夜间灯光数据; 高质量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20.12.002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201 ;
摘要
采用四步法对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融合校正,得到1995—2016年黄河流域长时间序列夜间灯光数据集,结合省级能源消费统计碳排放数据,构建黄河流域多尺度碳排放估算模型。利用构建的估算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从省级、市级、县级和栅格级对黄河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融合校正模型拟合优度为0.8354,满足精度要求;多尺度碳排放估算模型拟合优度达到0.8482,精度检验平均相对误差为17.25%,估算模型有效。②碳排放量呈现出显著连片扩张趋势;碳排放量较高省份为内蒙古、山西和河南;较高城市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和内蒙古。高碳县域基本维持在四川广元和内江,山西太原的清徐县,内蒙古的乌审旗和准格尔旗,山东枣庄、济宁和济南。③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省级尺度全局相关性增长幅度最大;省级碳排放仅有甘肃呈现出LL集聚格局;城市聚集态势由内蒙古和山东的高碳聚集区以及甘肃和青海的低碳聚集区引起;县域聚集态势由高碳聚集区和低碳聚集区引起。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J].
陆大道 ;
孙东琪 .
地理学报, 2019, 74 (12) :2431-2436
[2]   碳源视角下中国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及其结构分解 [J].
刘华军 ;
石印 ;
雷名雨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 29 (08) :87-93
[3]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晋陕蒙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格局 [J].
武娜 ;
沈镭 ;
钟帅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9, (07) :1040-1050
[4]   中国区域碳排放驱动因素、减排贡献及潜力探究 [J].
冯宗宪 ;
高赢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1 (04) :13-20
[5]   陕西省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机理研究 [J].
黄光球 ;
刘富垒 .
生态经济, 2019, 35 (05) :36-41
[6]   中部六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刘玉珂 ;
金声甜 .
经济地理, 2019, 39 (01) :182-191
[7]   我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贸易开放度、城镇化和碳排放之间关系——以东部地区为例 [J].
刘晓红 ;
江可申 ;
魏洁云 .
系统工程, 2016, (09) :81-88
[8]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特征及机理 [J].
苏泳娴 ;
陈修治 ;
叶玉瑶 ;
吴旗韬 ;
张虹鸥 ;
黄宁生 ;
匡耀求 .
地理学报, 2013, 68 (11) :1513-1526
[9]   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省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研究 [J].
王喜 ;
秦耀辰 ;
鲁丰先 ;
张黛 ;
姜向亚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4) :505-513
[10]  
多尺度视角下的中国碳排放时空格局动态及影响因素研究.[D].施开放.华东师范大学.201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