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西斜坡构造运动强度与油气运移

被引:14
作者
王朋岩
赵荣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
关键词
油气运移; 构造运动; 地震泵作用; 分形; 松辽盆地; 西斜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研究构造运动影响油气运移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分形理论以及地形斜率变化数值方法,定量分析了松辽盆地西斜坡区主力输导层断裂活动强度以及地层变形程度,找出了构造活动剧烈的地区。在此基础上应用“地震泵”理论,探讨了构造运动强度促进油气运移的部位,并对西斜坡地区的油气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平面上泰康隆起带上的构造运动相对强变形区控制了西斜坡区油气的分布;纵向上高台子油层比萨尔图油层经历了更为剧烈的构造变动,由此造成大量油气通过纵向穿层运移进入萨尔图油层。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0+146 +1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负压空吸作用是油气藏的成藏机制之一 [J].
陆廷清 ;
苏培东 ;
常健民 ;
牟中海 ;
秦启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5) :116-118
[2]   用分形理论研究海南岛的活动断裂 [J].
陈运平 ;
席道瑛 ;
樊星 .
地震研究, 2002, (04) :351-355
[3]   试论地下流体前兆复杂性及其机制 [J].
李富 .
地震研究, 2002, (01) :36-41
[4]   地震孕育机制与破裂机制的研究 [J].
周友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6) :637-643
[5]   江西德兴斑岩铜矿田断裂分形研究 [J].
金章东 ;
卢新卫 ;
张传林 .
地质论评, 1998, (01) :57-62
[6]   构造应力场、地震泵和油气运移 [J].
华保钦 .
沉积学报, 1995, (02) :77-85
[7]   线性构造分数维值的含义 [J].
孔凡臣 ;
丁国瑜 .
地震, 1991, (05) :33-37
[8]   海城、唐山两大地震前后油井生产动态的变化 [J].
吴起林 ;
刘安建 .
地震学报, 1983, (04) :461-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