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湖北钉螺数量性状研究Ⅲ种群间形态性状变异及其空间相关分析
被引:2
作者:
周艺彪
赵根明
彭文祥
韦建国
姜庆五
机构:
[1]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来源:
关键词:
湖北钉螺;
形态数量性状;
形态变异;
空间相关;
D O I:
10.16250/j.32.1374.2006.04.001
中图分类号:
R383.24 [];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摘要:
目的探讨湖北钉螺种群间形态性状变异及其空间相关性。方法采集10个省的27个现场螺点的钉螺种群标本,分别测量螺壳的形态学指标及钉螺采集点之间的地理距离,分析钉螺种群间形态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结果20个指名亚种(包括1个广西钉螺种群)钉螺种群间欧氏距离的中位数为3.24(95%CI:2.88~3.81);不包括广西钉螺种群时,中位数为3.15(95%CI:2.86~3.76)。6个滇川亚种钉螺种群间欧氏距离的中位数为1.69(95%CI:1.33~2.27)。无论指名亚种是否包括广西钉螺种群,滇川亚种钉螺种群间的欧氏距离均明显低于指名亚种种群(P<0.05)。16个肋壳钉螺种群间欧氏距离的中位数为2.86(95%CI:2.56~3.23);11个光壳钉螺种群间欧氏距离的中位数为2.24(95%CI:2.00~2.43),明显低于肋壳钉螺种群间的欧氏距离(P<0.05)。27个钉螺种群间形态性状变异与其地理距离存在明显的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r)为0.2791;这种显著的相关性在指名亚种和肋壳钉螺种群中仍然存在(P<0.01),但在滇川亚种和光壳钉螺种群中却未发现(P>0.05)。指名亚种包括广西钉螺种群时r为0.2655(P<0.01),不包括时r为0.2567(P<0.01),肋壳钉螺种群的r为0.3121(P<0.01)。结论湖北钉螺指名亚种种群间的形态性状变异大于滇川亚种,肋壳钉螺种群间的形态性状变异大于光壳钉螺。我国大陆分布的肋壳钉螺种群间的表型变异具有明显的空间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6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