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逆”升级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被引: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健
机构
:
[1]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年
/ 42卷
/ 01期
关键词
:
三次产业;
就业结构;
“逆”升级测定;
黑龙江省;
D O I
:
10.16197/j.cnki.lnupse.2014.01.013
中图分类号
: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深入,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升级的同时,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却出现"逆"升级的现象,黑龙江省甚为典型。她兼具老工业基地和农业大省之双重身份。只有关注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催生和激发相关产业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收纳就业能力,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才能使就业结构转换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砚
.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4,
(09)
:5
-7
[2]
产业升级的测定及制约因素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燕
.
统计研究,
2006,
(04)
:47
-49
[3]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度实证研究
[J].
穆怀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
穆怀中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闫琳琳
.
西北人口,
2009,
30
(02)
:18
-21
[4]
黑龙江的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那声润
.
商业经济,
2007,
(05)
:9
-11+84
[5]
人力资本流动与中国本土经济发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健
;
郭俊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郭俊晖
.
理论界,
2006,
(03)
:54
-56
[6]
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
[J].
袁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袁志刚
;
范剑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范剑勇
.
管理世界,
2003,
(07)
:59
-66
[7]
东北产业结构的逆工业化变动特征及转型思路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琦
.
上海经济研究,
2005,
(06)
:21
-30
[8]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D]. 邓丹.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9]
工业化新阶段农业基础性地位的转变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泰岩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检贵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3)
:47
-55+205
[10]
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与就业潜力:云南的经验证据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宝东
;
李春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民族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李春田
.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6)
:42
-46
←
1
→
共 10 条
[1]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砚
.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4,
(09)
:5
-7
[2]
产业升级的测定及制约因素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燕
.
统计研究,
2006,
(04)
:47
-49
[3]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度实证研究
[J].
穆怀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
穆怀中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闫琳琳
.
西北人口,
2009,
30
(02)
:18
-21
[4]
黑龙江的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那声润
.
商业经济,
2007,
(05)
:9
-11+84
[5]
人力资本流动与中国本土经济发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健
;
郭俊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郭俊晖
.
理论界,
2006,
(03)
:54
-56
[6]
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
[J].
袁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袁志刚
;
范剑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范剑勇
.
管理世界,
2003,
(07)
:59
-66
[7]
东北产业结构的逆工业化变动特征及转型思路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琦
.
上海经济研究,
2005,
(06)
:21
-30
[8]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D]. 邓丹.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9]
工业化新阶段农业基础性地位的转变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泰岩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检贵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3)
:47
-55+205
[10]
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与就业潜力:云南的经验证据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宝东
;
李春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民族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李春田
.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6)
:42
-4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