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内涵、产生及构成要素分析

被引:21
作者
余波
宋艳辉
机构
[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学术话语权; 中国学术话语权; 构成要素; 学术主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目的/意义]学术话语权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和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学术权力结构的地位和影响。因此,对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内涵、产生和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及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在明确学术话语权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学术话语权的产生及过程。其次,从学术主体层面,详细分析了学术个体、学术机构和学术国家。最后,对中国学术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及有关评价的组织实施要点和评价的局限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涉及多方面的构成要素,主要从学术主体层面将构成要素大致归结为学术引领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21]   基础科学国际合作的测度和分析 [J].
谭晓 ;
张志强 ;
韩涛 .
图书情报知识, 2013, (02) :97-104
[22]   我国高校学术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J].
董月玲 ;
季淑娟 .
科技管理研究, 2013, 33 (04) :116-120
[23]   我国图书情报领域机构合作网络分析——以“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论文为例 [J].
邱均平 ;
党永杰 .
情报科学, 2013, 31 (01) :56-60
[24]   国家信息资源竞争力研究综述 [J].
李天琪 ;
霍国庆 ;
张晓东 .
图书情报工作, 2012, 56 (24) :6-12+101
[25]   国际合作论文中机构贡献度分析——以中国科学院为例 [J].
刘筱敏 ;
崔剑颖 ;
何莉娜 .
图书情报工作, 2012, 56 (12) :77-80
[26]   从编委的高发文和高被引看药学期刊编委的贡献 [J].
丁佐奇 ;
郑晓南 ;
吴晓明 .
编辑学报, 2012, 24 (01) :55-57
[27]   社会调查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权——兼评郑杭生“社会调查系列丛书” [J].
黄家亮 .
中国图书评论, 2012, (02) :48-52
[28]   学术竞争力: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 [J].
朱浩 .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1, 27 (06) :16-20+133
[30]   作者合作程度与科研产出的相关性分析——基于“图书情报档案学”高产作者的计量分析 [J].
邱均平 ;
温芳芳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0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