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转型概率与动力因素:基于生存模型分析

被引:7
作者
郭熙保
朱兰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等收入转型; 生存模型; 人力资本; 技术进步; 出口结构;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7.10.002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研究目标:探索中等收入经济体转型概率一般特征及转型动力因素。研究方法:基于K-M估计量估计中等收入阶段停留时间和转型概率,采用生存模型探讨中等收入转型的动力因素。研究发现:中等收入经济体在中等收入阶段的平均停留时间为38年,转型概率呈双峰型分布,即前25年逐年上升,其间的2540年间下降,40年后提高。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出口结构对中等收入转型概率有显著影响,尤其是中等人力资本。一个经济体从中低收入向中高收入阶段转变过程中,技术进步的重要性逐渐提高,人力资本和出口结构的重要性逐渐减弱。此外,19501985年间中等收入转型主要依赖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19852015年间中等收入转型主要依赖技术进步和出口结构的专业化。研究创新:首次基于转型概率视角概括中等收入转型一般规律,使用生存分析研究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中等收入转型的动力因素,并区分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研究价值:拓展中等收入转型研究视角,延伸生存分析方法适用范围,研究结论对丰富中等收入阶段的经济学分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对中等收入国家制定转型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42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中等收入陷阱”存在吗?——基于统一增长理论与转移概率矩阵的考察 [J].
郭熙保 ;
朱兰 .
经济学动态, 2016, (10) :139-154
[2]   出口价格、出口品质与贸易联系持续期 [J].
杨连星 ;
刘晓光 ;
罗来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 33 (08) :80-96
[3]   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制度公平和人力资本的视角 [J].
王学龙 ;
袁易明 .
经济评论, 2015, (06) :3-16
[4]   “中等收入陷阱”:基于国际经验数据的描述与测度 [J].
韩文龙 ;
李梦凡 ;
谢璐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11) :160-168
[5]   中等收入陷阱还是中等收入阶段 [J].
华生 ;
汲铮 .
经济学动态, 2015, (07) :4-13
[6]   不平等、经济增长和中等收入陷阱 [J].
贺大兴 ;
姚洋 .
当代经济科学, 2014, 36 (05) :1-9+124
[7]   部门投资异质性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多重均衡——对中国“中等收入陷阱”动因的一个理论解释框架 [J].
战明华 ;
王晓君 ;
史晋川 .
财经研究, 2014, 40 (03) :30-41+84
[8]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理论、经验和对策——基于44个国家的跨国实证分析[J]. 代法涛.财经研究. 2014(02)
[9]   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基于一个贯通的增长理论框架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3, 48 (11) :4-16+55
[10]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 [J].
张德荣 .
经济研究, 2013, 48 (09) :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