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之问题——中国法律知识谱系的梳理

被引:33
作者
舒国滢 [1 ,2 ]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
[2] 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律学; 唐律疏议; 翻译法学; 维辛斯基法学; 汉语法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9 [中国法制史];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摘要
中国古代律学是一门独特的法律学问,或者说,它是一门以实用目的为导向的注释律典技术。时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作为中国古代司法官吏必须通晓且在"断狱决讼"中实际应用的专门学问(实用法律技术)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是趋向现代需要的"新法学"——"翻译法学"。而"新法学"在新的革命政权建立之后其前行步伐却戛然而止,从此,"维辛斯基法学"("斗争法学")大行其道。1977年我国恢复法学教育之后,中国法学面临"法律科学的中国/汉语表达"的使命,其中伴随着理论争论和法学发展道路的选择,这需要考虑的是未来的中国法学要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有中国之话语、范畴、方法、当下制度实践经验的总结、案例的积累和理论提炼。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5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81 条
[51]  
从第一次堕胎判决中透视德国宪法教义学.[J].陈征;.清华法律评论.2014, 02
[52]   论预约在法教义学体系中的地位 以类型序列之建构为基础 [J].
汤文平 .
中外法学, 2014, 26 (04) :978-1002
[53]  
法教义学在商法上的应用——以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15号为研究对象.[J].韩强;.北大法律评论.2014, 01
[54]   也论刑法教义学的立场 与冯军教授商榷 [J].
张明楷 .
中外法学, 2014, 26 (02) :357-375
[55]   论法教义学的体系化功能——以民法为中心 [J].
刘敏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4, 16 (01) :12-17
[56]   风险刑法理论的法教义学批判 [J].
陈兴良 .
中外法学, 2014, 26 (01) :103-127
[57]  
白居易集.[M].(唐)白居易 著;顾学颉 校点.中华书局.1979,
[58]  
宋史.[M].(元)脱脱等撰;.中华书局.1977,
[59]  
新唐书.[M].(宋)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1975,
[60]  
南齐书.[M].(梁)萧子顯 撰.中华书局.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