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北部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功能研究

被引:21
作者
田野宏
满秀玲
李奕
盛后财
段亮亮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天然次生林; 枯落物; 土壤; 水文功能;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3.06.050
中图分类号
S715.7 [森林水文效益的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对大兴安岭北部4种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厚度与蓄积量差异较大,山杨林枯落物厚度和蓄积量均为最大。4种林型枯落物蓄积量变化范围为8.13~18.42t/hm2,大小排序为山杨林>山杨+白桦林>白桦+落叶松林>白桦林。枯落物厚度在49.33~61.67mm之间。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55.65~89.01t/hm2,山杨+白桦林最高,且枯落物半分解层持水量显著大于未分解层。枯落物平均有效拦蓄量为37.86t/hm2,大小排序为山杨林>白桦+落叶松林>山杨+白桦林>白桦林。各林型土壤层非毛管孔隙度大小排序为山杨林>白桦+落叶松林>山杨+白桦林>白桦林,山杨林最高,达16.96%。土壤层有效持水量在228.69~339.14t/hm2之间,白桦林最低,山杨林最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且随土层加深迅速减少。土壤初渗、稳渗速率差异较小,稳渗速率变化在0.15~0.33mm/min之间。林地有效持水量变化范围为261.88~381.59t/hm2,大小排序为山杨林>白桦+落叶松林>山杨+白桦林>白桦林。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8+129 +1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北京百花山森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研究 [J].
胡淑萍 ;
余新晓 ;
岳永杰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1) :146-150
[12]   大兴安岭岭南几种主要森林类型土壤水文功能研究 [J].
姜海燕 ;
赵雨森 ;
陈祥伟 ;
李为海 ;
朱万昌 ;
吕文博 ;
李小平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3) :149-153+187
[13]   重庆四面山森林枯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 [J].
饶良懿 ;
朱金兆 ;
毕华兴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1) :33-37
[14]   贡嘎山冷杉纯林枯落物储量及其持水特性 [J].
张洪江 ;
程金花 ;
余新晓 ;
张东升 ;
赵玉涛 .
林业科学, 2003, (05) :147-151
[15]   子午岭北部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J].
赵世伟 ;
周印东 ;
吴金水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4) :119-122+94
[16]   贡嘎山冷杉纯林地被物及土壤持水特性 [J].
程金花 ;
张洪江 ;
余新晓 ;
张东升 ;
赵玉涛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3) :45-49
[17]   中国林地枯落物持水保土作用研究概况 [J].
王佑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4) :1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