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运行效用及问题分析

被引:6
作者
乜琪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民间组织; 双重管理; 运行效用;
D O I
10.16365/j.cnki.11-4054/d.2012.05.019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常,民间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被认为是阻碍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障碍;但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之下,"双重管理"或许是政策制定者最有效率的制度选择。本文从政策制定者角度出发,分析双重体制在运行中的效用及问题。笔者认为,双重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民间组织的制度需求,并从确定改革目标、健全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改革双重体制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关于中国NGO法律政策的若干问题 [J].
王名 ;
贾西津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S1) :100-106
[12]   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 [J].
张维迎 ;
邓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3) :99-112+207
[13]   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 [J].
高丙中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2) :100-109+207
[14]   制度均衡:供给与需求 [J].
邓宏图 .
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 (02) :9-14
[15]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J].
孙立平 ;
王汉生 ;
王思斌 ;
林彬 ;
杨善华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2) :47-62
[16]   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 [J].
路风 .
中国社会科学, 1989, (01) :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