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沿库城镇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以重庆开州新城为例

被引:34
作者
贾振毅 [1 ,2 ]
陈春娣 [2 ]
童笑笑 [2 ]
吴胜军 [2 ]
周文佐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生态规划; 景观连接度; 最小费用模型; 距离阈值; 城市环境;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703.011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生境破碎化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完整性面临的主要威胁。构建生态网络,提高生境斑块间的连接水平,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在当前三峡库区快速城镇化、栖息地破碎与部分生境消失不可避免的背景下,本文以库区开州新城为例,从有利于乡土树种扩散定居过程为切入点,以GIS技术为支撑,应用最小费用模型模拟潜在路径,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并结合图论功能连接度指数验证网络连接的最优阈值,评价并划分斑块/连接的重要等级,从而确定新城栖息地/廊道保护、恢复的优先顺序。本研究筛选得到75个生境源斑块;乡土树枫杨种子传播的最远距离300 m是网络模拟、评价的适宜阈值。在该距离条件下,识别出98条路径连接,其中重要性高的路径主要分布在澎溪河-汉丰湖沿岸,包括规划院附属绿地与湖滨公园连接,跨江高速大桥两侧的湖滨绿地连接;若这两条连接被移除,网络整体连接度将下降19.1%。此外,研究发现,网络路径连接的重要性与其两端的斑块重要性不存在显著相关,但与斑块所处的空间位置及其自身形状特征有关。针对网络现状与模拟空白区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网络优化对策。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城市/镇开展生态网络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82 / 79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广州市绿地生态网络的构建与评价 [J].
蒋思敏 ;
张青年 ;
陶华超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5 (04) :162-170
[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网络构建与评价[J]. 陈小平,陈文波.应用生态学报. 2016(05)
[3]   扬州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 [J].
吴榛 ;
王浩 .
生态学杂志, 2015, 34 (07) :1976-1985
[4]   环太湖复合型生态网络构建 [J].
陈剑阳 ;
尹海伟 ;
孔繁花 ;
幺贵鹏 .
生态学报, 2015, 35 (09) :3113-3123
[5]   城市生态网络功能性连接辨识方法 [J].
陈春娣 ;
Meurk DColin ;
Ignatieva EMaria ;
Stewart HGlenn ;
吴胜军 .
生态学报, 2015, 35 (19) :6414-6424
[6]   三峡库区新生城市湖泊岸带初冬植物群落构成及多样性初步研究——以开县汉丰湖为例 [J].
陈春娣 ;
吴胜军 ;
Meurk Colin Douglas ;
刘峰 ;
黄平 .
湿地科学, 2014, 12 (02) :197-203
[7]   水库消落带植物枫杨降污效应研究 [J].
陈海生 ;
黄志强 ;
冯伟荣 .
安徽农学通报, 2013, 19 (16) :96-97
[8]   青岛市湿地生态网络评价与构建 [J].
傅强 ;
宋军 ;
毛锋 ;
吴永兴 ;
姚涵 ;
唐剑波 .
生态学报, 2012, 32 (12) :3670-3680
[9]   基于景观连接度的森林景观恢复研究——以巩义市为例 [J].
陈杰 ;
梁国付 ;
丁圣彦 .
生态学报, 2012, 32 (12) :3773-3781
[10]   黑尾蜡嘴雀冬季对树木果实的取食作用 [J].
史永红 ;
李新华 ;
郭忠仁 .
生物学杂志, 2012, 29 (03)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