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

被引:31
作者
吴榛
王浩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连接度; 生态网络; RS和GIS; 扬州市;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50616.003
中图分类号
TU985.2 [中国绿化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1204 ;
摘要
快速城市化使得绿地生境斑块日益破碎,连接性不断降低,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绿地生态网络,连接破碎生境,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RS及GIS技术支撑下,通过分析连通性指数确定绿地斑块节点,采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进行潜在廊道模拟,构建扬州市绿地生态网络体系,并基于重力模型和廊道曲度指数对生态网络结构进行定量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扬州市生态网络优化建议。结果表明:扬州市域范围内,阈值200 m下的可能连通性指数(PC)最适合作为绿地斑块节点的选择指标;绿地和农业用地为该范围内组成生态网络的优势景观类型;不同绿地斑块间的相互作用差异较大,相互作用较弱的廊道景观阻力大,生境适宜性低,需进一步改善;曲度较大的廊道景观阻力较大,生物流动效能较低,需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可为扬州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976 / 198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鞍山市生态网络构建 [J].
张蕾 ;
苏里 ;
汪景宽 ;
程铭 .
生态学杂志, 2014, 33 (05) :1337-1343
[2]   道路网络对物种迁移及景观连通性的影响 [J].
周圆 ;
张青年 .
生态学杂志, 2014, 33 (02) :440-446
[3]   城市潜在绿色廊道构建方法——以常州市为例 [J].
侍昊 ;
鲜明睿 ;
徐雁南 ;
薛建辉 ;
刘海娟 .
林业科学, 2013, 49 (05) :92-100
[4]   基于Geomatics的南京东郊野生动物景观安全格局分析——以露牙獐为例 [J].
李明阳 ;
周奇 ;
黄文奇 ;
刘方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2, 32 (04) :70-75
[5]   基于AHP和FR模型的城市绿地适宜性评价 [J].
鲜明睿 ;
侍昊 ;
徐雁南 ;
王琨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6 (04) :23-28
[6]   法国生态网络设计框架 [J].
雅克博德里 ;
高江菡 .
风景园林, 2012, (03) :42-48
[7]   基于GIS的沈阳市生态廊道景观研究 [J].
刘京京 ;
李建东 ;
刘惠 ;
韩振华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2, 43 (03) :279-283
[8]   佛山市顺德中心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网络规划 [J].
郭微 ;
俞龙生 ;
孙延军 ;
陈平 .
生态学杂志, 2012, 31 (04) :1022-1027
[9]   湖南省城市群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 [J].
尹海伟 ;
孔繁花 ;
祈毅 ;
王红扬 ;
周艳妮 ;
秦正茂 .
生态学报, 2011, 31 (10) :2863-2874
[10]   基于景观连通性的城市绿地核心区规划方法研究 [J].
侍昊 ;
徐雁南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5 (01) :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