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在四川地震孤儿的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

被引:12
作者
汪艳 [1 ,2 ]
张兴利 [1 ]
朱明婧 [1 ,2 ]
谭纪村 [3 ]
石卉 [4 ]
孙姗姗 [3 ]
施建农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山东省日照市实验学校
[4] 山东省青岛成长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
孤儿; 自尊; 同伴关系; 心理健康; 对照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目的:本研究基于心理弹性来考察汶川地震孤儿群体的自尊在其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同伴提名问卷及中国心理健康量表(CMHI)对401名五年级到初二的地震孤儿和对照组儿童进行自尊水平、同伴关系及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探查自尊在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自尊量表总评分对照组显著高于四川儿童;震后孤儿组在同伴接受方面程度最高;对照组的心理健康总评分和四川儿童没有显著差异;震后孤儿更多的投注于同伴接受,通过影响自我否定来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灾区非孤儿通过自我肯定的中介,调节了同伴拒绝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论:自尊在四川地震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体现了自我修复的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562 / 56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 [J].
马伟娜 ;
桑标 ;
洪灵敏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01) :89-96
[2]   心理弹性:积极面对挫折——心理弹性与积极心理学的契合 [J].
石玥 ;
许丽君 .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1) :118-121
[3]   中学生同伴关系对自尊影响的研究 [J].
赖建维 ;
郑钢 ;
刘锋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01) :74-76
[4]   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 [J].
纪红艳 ;
刘春蕾 .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 (02) :31-33
[5]   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社会行为及社交自我知觉的研究 [J].
李幼穗 ;
孙红梅 .
心理科学, 2007, (01) :84-88+51
[6]   自尊结构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J].
吴明证 ;
杨福义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03) :297-299
[7]   孤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J].
李燕燕 ;
刘开琼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 (02) :194-196
[8]   自尊概念辨析 [J].
田录梅 ;
李双 .
心理学探新, 2005, (02) :26-29
[9]   120名在校孤儿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调查研究 [J].
李国强 ;
郑力 .
心理科学, 2004, (02) :402-403
[10]   大学生自尊结构的研究 [J].
蔡建红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1, (04) :29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