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口服固体制剂内在品质——纵论我国固体制剂仿制药质量

被引:21
作者
谢沐风
机构
[1]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关键词
评价; 口服固体制剂; 内在品质; 溶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43 [制剂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2 ;
摘要
目的:通过剖析固体制剂质量标准中各检测指标,深入阐述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固体制剂内在品质。方法:通过对比各国药典检测方法、质量标准和技术指导原则,指出现行国内标准或技术法规中亟待解决之处。结果:由于现行国内标准和技术法规制订得不够完善与科学,导致国产固体制剂内在品质与原研药的差距,进而导致临床疗效上的差距。结论:"标准就是生产力",唯有提高各类标准与完善检测方法,方能拉动国产制剂内在品质的切实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药品质量评价模式初探 [J].
都丽萍 ;
吴斌 ;
梅丹 .
药品评价, 2010, 7 (06) :22-25
[2]   采用多条溶出曲线评价口服固体制剂的内在质量 [J].
张启明 ;
谢沐风 ;
宁保明 ;
庾莉菊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9, 40 (12) :946-950+955
[3]   国外药政部门采用溶出曲线评价口服固体制剂内在品质情况简介 [J].
谢沐风 ;
张启明 ;
陈洁 ;
田颂九 .
中国药事, 2008, (03) :257-261
[4]   提高质量标准,促进品质提升,带动行业发展——议如何促进国产药品的质量附视频 [J].
谢沐风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7, (11) :844-846
[5]   关于中国药典重(装)量差异检查法和含量均匀度检查法测定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J].
谢沐风 ;
王林波 ;
胡宏庭 .
中国药品标准, 2007, (01) :17-19
[6]   建议加强“治疗窗”狭窄药物的质量控制 [J].
谢沐风 ;
隋红 .
中国药品标准, 2006, (04) :69-70
[8]   简介日本“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溶出度研究系列一) [J].
谢沐风 .
中国药品标准, 2005, (06) :42-46
[9]   改善溶出度评价方法,提高固体药物制剂水平 [J].
谢沐风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5, (07) :447-451
[10]  
“四面”出击提高药品质量标准[N]. 谢沐风.中国医药报. 2006 (A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