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0年北京自动站浓雾特征分析与临近预报初探

被引:15
作者
邓长菊 [1 ,2 ]
丁德平 [2 ]
韩超 [2 ]
甘璐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北京市气象局专业气象台
关键词
浓雾特征; 能见度; 临近预报;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3.01.021
中图分类号
P457 [主要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预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索北京地区浓雾天气特征和临近预报方法,分析了北京2007—2010年18个道面自动站能见度1000m以下的天气资料。结果表明:①浓雾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05:00—09:00是高发时段,12:00—18:00是低发时段。全年浓雾主要集中在9-12月,6、7月最少。②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南多,城区少"的特征,统计80%以上的浓雾都发生在大兴和通州。③浓雾变化具有突发性和象鼻形先期振荡的特征。④浓雾能见度变化与气象要素变化关系密切。偏南风和偏东风最有利于浓雾生成发展,西北风最有利于浓雾的消散。风速减小,气温下降,湿度增大,能见度降低,浓雾生成和发展;风速增大,气温升高,湿度减小,能见度上升,浓雾减弱消散,但湿度的减小滞后于能见度的上升。浓雾维持阶段,要素变化都很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河北省雾的气候特征及趋势研究
    周贺玲
    李丽平
    乐章燕
    李元华
    [J]. 气象, 2011, 37 (04) : 462 - 467
  • [2] 京津塘高速公路秋冬雾气象要素与环流特征
    吴彬贵
    解以扬
    吴丹朱
    王亚男
    汪东升
    [J]. 气象, 2010, 36 (06) : 21 - 28
  • [3] 北京奥运交通路段精细预报
    张德山
    丁德平
    穆启占
    张姝丽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 (03) : 380 - 384
  • [4] 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式识别的大雾预报方法
    贺皓
    罗慧
    [J]. 气象科技, 2009, 37 (02) : 149 - 151
  • [5] 首都机场大雾的分类特征和统计分析
    李秀连
    陈克军
    王科
    梁爱民
    申红喜
    [J]. 气象科技, 2008, 36 (06) : 717 - 723
  • [6] 北京高速公路大气能见度演变特征及其物理分析
    张利娜
    张朝林
    王必正
    曾庆存
    [J]. 大气科学, 2008, (06) : 1229 - 1240
  • [7] 京津塘高速公路雾气候特征与气象条件分析
    田华
    王亚伟
    [J]. 气象, 2008, (01) : 66 - 71
  • [8] 北京一次浓雾过程的边界层结构及成因探讨
    熊秋芬
    江亓军
    王强
    [J]. 气象科技, 2007, (06) : 781 - 786
  • [9] 低能见度浓雾监测、临近预报的实例分析与认识
    袁成松
    梁敬东
    焦圣明
    冯民学
    陈玉石
    [J]. 气象科学, 2007, (06) : 661 - 665
  • [10] 高速公路气象预报系统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
    张朝林
    张利娜
    程丛兰
    王必正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6) : 652 - 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