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灰色聚类关联分析法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12
作者
未碧贵
常青
闫彩云
机构
[1]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寒旱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灰色聚类关联法;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白化函数; 隶属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N945.16 [系统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102 ;
摘要
引入指数表达式,利用曲边代替"梯形"结构的直边,将灰色聚类关联分析法的白化函数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已知的信息,更客观、准确地评价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用该方法对阜新市1996-2000年连续5年的大气质量监测结果进行评价,根据关联度判断出1996年的大气环境质量为第Ⅲ级,1997-2000年为第Ⅱ级,环境质量优劣次序为:1998>1999>2000>1997>1996,与实际的污染程度相吻合,说明该评价方法是合适的.与经典的灰色聚类关联分析法相比较,验证了此法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评价大气环境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用灰色聚类关联分析法对水环境质量的评价 [J].
王清芬 ;
王伯铎 ;
马俊杰 ;
王文春 ;
冯护国 ;
王秋侠 .
环境工程, 2008, (03) :59-62+95+4
[2]   用改进的灰色识别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例 [J].
袁秀娟 ;
毛显强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09) :71-73+119
[3]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研究方法综述 [J].
张秀芝 ;
马忠社 ;
王三民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08) :106-108+121
[4]   等效数值评价法用于交通大气质量评价 [J].
秦志斌 ;
边耀璋 ;
李宇峙 .
环境工程, 2006, (02) :68+24+5-68
[5]   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大气环境评价 [J].
熊忠华 ;
陈琦 ;
郑秀梅 ;
张宏俊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 (04) :83-84+94
[6]   用灰色聚类法对荔湾湖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J].
朱庆峰 ;
廖秀丽 ;
陈新庚 ;
张淑娟 .
中国环境监测, 2004, (02) :47-50
[7]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大气质量评价的污染危害指数公式 [J].
李祚泳 ;
彭荔红 .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04) :313-317
[8]   环境质量的灰色聚类评价 [J].
冯利华 ;
王基一 ;
章明卓 .
环境保护科学, 2000, (04) :37-39
[9]   城市空气质量模糊评价新方法 [J].
熊德琪 ;
李琼 ;
陈钢 ;
黄先湖 .
中国环境监测, 2000, (03) :39-41
[10]  
环境质量评价原理与方法[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李祚泳等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