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力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郭全芳 [1 ]
张云红 [2 ]
机构
[1] 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精神三科
[2] 济宁鲁抗医院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健康教育; 情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73.74 [神经病、精神病护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11 ;
摘要
目的深入了解自知力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其原因,为自知力教育方式的改进和教育内容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217例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教育组在此基础上予自知力教育8周,教育前后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对自知力恢复伴焦虑、抑郁的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资料用Giorgi法分析。结果教育后BPR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AQ、SAS、SDS评分教育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11例患者深入访谈,得出患者自知力恢复后产生负性情绪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对过去病态行为及其后果的羞愧和自责心理、归属感得不到满足、深刻的病耻感、对前途的绝望感。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自知力教育,应根据患者负性情绪状况随时调整教育内容和告知策略,并针对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给予有效的情感支持,使患者在自知力恢复的同时减轻或消除负性情绪。
引用
收藏
页码:949 / 9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遭受歧视的体验及应对 [J].
郭全芳 ;
卢世臣 ;
张云红 .
中华护理杂志 , 2010, (08) :677-680
[2]   以自理为中心的团体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J].
魏秋菊 ;
魏春香 ;
楚平华 .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07) :761-763+767
[3]   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的研究进展 [J].
徐晖 ;
李峥 .
中华护理杂志, 2007, (05) :455-458
[4]   自知力教育对首发及复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影响的研究 [J].
平红姣 ;
陈立敏 ;
虞晓煜 ;
范佳英 .
护理研究, 2007, (02) :122-123
[5]   结构式团体咨询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 [J].
文斌 ;
章秋明 ;
李文华 ;
陈小英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11) :762-764
[6]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与自知力的关系 [J].
冯义萍 ;
张晓斌 .
四川精神卫生, 2005, (02) :89-90
[7]  
生物精神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翟金国, 2009
[8]  
精神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郝伟主编, 2004
[9]  
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范肖冬等译, 1993
[10]  
Mourning, insight, and reduction of suicide risk in schizophrenia[J] . LisaLewis.Bulletin of the Menninger Clinic . 20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