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一季中晚稻的稻菜轮作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徐培智
[1
]
解开治
[1
]
陈建生
[1
]
唐拴虎
[1
]
张发宝
[1
]
黄旭
[1
]
李康活
[2
]
机构:
[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菜地;
轮作模式;
土壤酶活性;
可培养微生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S511.3 [按成熟时期早迟分];
S63 [蔬菜园艺];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1 ;
090202 ;
摘要:
通过不同地点的小区试验,研究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季中晚稻的稻菜轮作模式和休闲轮作模式明显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其中稻菜轮作模式的效果又优于休闲轮作模式;与蔬菜连作模式相比,土壤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平均提高了48.1%和27.2%,有效降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可培养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中,不同种植模式完成一个周期后,稻菜轮作模式改善了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明显提高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对维持土壤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23 / 928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