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力视角下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

被引:4
作者
李昊 [1 ]
李世平 [1 ]
银敏华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土地; 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陕西省;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16.04.10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从人生存和发展的角度,结合区域的独立性与开放性,构建了基于土地承载力与相对土地承载力的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了1978-2013年陕西省土地承载力演化过程,以及研究时段内陕西省土地承载力相对全国平均水平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地承载力的变化可分为积累期、波动期、低谷期和增长期四个阶段。相对全国而言,陕西省1978-2010年土地承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起逐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现阶段,陕西省土地承载力受农村居民数量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支出的影响最为显著。预期未来,城市人均粮食消费支出和城乡人口总数将成为影响其土地承载力的主导因素。今后应更加全面地评价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不降低农用地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土地承载力,以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与可持续。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J]. 宋艳春,余敦.应用生态学报. 2014(10)
[3]   中国耕地资源人口生存系数研究 [J].
穆怀中 ;
张文晓 .
人口研究, 2014, 38 (03) :14-27
[4]   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江苏省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研究 [J].
翟腾腾 ;
郭杰 ;
欧名豪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2) :69-75
[5]   农村劳动力外流、区域差异与粮食生产 [J].
王跃梅 ;
姚先国 ;
周明海 .
管理世界, 2013, (11) :67-76
[6]   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青岛市主体功能区区划 [J].
傅鼎 ;
宋世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4) :148-152
[7]   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实证分析 [J].
黄常锋 ;
何伦志 .
资源科学, 2011, 33 (01) :41-49
[8]   省级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实证分析 [J].
刘婧 ;
李红军 .
统计与决策, 2010, (14) :115-118
[10]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J].
刘传江 ;
朱劲松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4) :52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