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3 条
中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以来省域耕地利用时空变化
被引:13
作者:
赵育恒
[1
,2
]
谭永忠
[1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
[2] 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土地资源;
耕地保护;
时空特征;
耕地利用变化;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20.01.030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简称"二调")以来各省级空间地域单元的耕地利用现势分布和省域耕地利用的时空特征,以期寻求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针对性政策改进措施。[方法]基于2009—2016年全国和省级年度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数学指数模型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①2009—2016年间中国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旱地减少面积多于水田、水浇地增加面积,耕地总面积共减少4.64×10~5 hm2,但基于各省域间资源禀赋的异质性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耕地面积分布与利用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②受不同阶段耕地保护政策的影响,耕地面积在时间和空间不同维度上均或多或少受政策调控,这是形成耕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的重要原因。③中国的耕地保护政策需要在耕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加以科学优化,并积极引导区域耕地利用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结论]现阶段耕地资源利用具有较强的空间、时间异质性和动态变动性特征,而全国省域耕地利用变化过程受到全局性和区域性政策演进与人类活动定向干预的双重作用,亟需在及时跟进和把控耕地变化特征差异的基础上,通过适时合理的政策调控实现对省域耕地资源差异化保护和利用,以保障粮食安全和协调资源匹配,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04 / 212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