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植条件下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群体根冠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46
作者
李宗新 [1 ,2 ,3 ]
陈源泉 [1 ]
王庆成 [2 ,3 ]
刘开昌 [2 ,3 ]
张秀清 [2 ,3 ]
刘霞 [2 ,3 ]
张慧 [2 ,3 ]
刘书聪 [2 ,3 ]
刘春晓 [2 ,3 ]
高旺盛 [1 ]
隋鹏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3] 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玉米; 密植; 种植方式; 根冠; 生长空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用平展大穗型品种鲁单981(Ludan981,LD981)和紧凑中穗型品种鲁单818(Ludan818,LD818),在两种种植密度(60000和90000株/hm2)和两种种植方式(单株和双株)下,研究了密植及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冠层和根系结构与功能以及子粒产量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种植密度增加,冠层垂直分布呈现干重比例权重上移的趋势,根系则呈现下移的趋势。密植条件下,LD981冠层对生长空间更为敏感,其根系对生长空间的竞争强于冠层,其群体产量限制因素是子粒库容;LD818根系对生长空间更为敏感,冠层对生长空间的竞争强于根系,其群体产量限制因素是单位面积穗数。60000株/hm2下,LD981的群体结构质量和功能较优,双株种植可缓解其冠层竞争,根、冠协调,表现增产;在90000株/hm2下,LD818的群体结构质量和功能较优,双株种植可缓解其根系竞争,部分改善冠层群体结构质量和功能,根、冠协调,表现增产。
引用
收藏
页码:7391 / 740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不同群体结构夏玉米灌浆期光合特征和产量变化 [J].
卫丽 ;
熊友才 ;
马超 ;
张慧琴 ;
邵阳 ;
李朴芳 ;
程正国 ;
王同朝 .
生态学报, 2011, 31 (09) :2524-2531
[2]   密植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性能的影响及其耐密性分析 [J].
陈传永 ;
侯玉虹 ;
孙锐 ;
朱平 ;
董志强 ;
赵明 .
作物学报, 2010, 36 (07) :1153-1160
[3]   密植条件下玉米冠根生长抑制的因果关系 [J].
严云 ;
廖成松 ;
张福锁 ;
李春俭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2) :257-265
[4]   土壤中的玉米根系生长及其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J].
李春俭 ;
彭云峰 ;
牛君仿 ;
马玮 ;
闫慧峰 ;
焦润兴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1) :225-231
[5]   中国玉米生产技术的演变与发展 [J].
李少昆 ;
王崇桃 .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06) :1941-1951
[6]   恢复状态下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植被根冠比动态及影响因子 [J].
耿浩林 ;
王玉辉 ;
王风玉 ;
贾丙瑞 .
生态学报, 2008, (10) :4629-4634
[7]   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 [J].
吕丽华 ;
陶洪斌 ;
夏来坤 ;
张雅杰 ;
赵明 ;
赵久然 ;
王璞 .
作物学报, 2008, (03) :447-455
[8]   植物地上竞争与地下竞争研究进展 [J].
王平 ;
王天慧 ;
周道玮 ;
张红香 .
生态学报, 2007, (08) :3489-3499
[9]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冬小麦根、冠平衡与生长稳定性研究 [J].
高志红 ;
陈晓远 ;
罗远培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3) :540-548
[10]   植物根冠关系 [J].
陈晓远 ;
高志红 ;
罗远培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5, (05) :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