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质育种的探讨

被引:2
作者
孙超才
方光华
赵华
王伟荣
李延莉
钱小芳
陈银华
机构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上海
[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品质育种; 产量构成因素; 通径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品种间杂交、回交和复交方法,经过田间农艺性状的选择和实验室品质分析,有效地协调了油菜品质育种过程中高产和优质、抗病性和优质的矛盾,育成高产、熟期适宜和较抗(耐)油菜菌核病和芜菁花叶病毒(TuMV)病的低芥酸油菜新品种“沪秀青”和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油菜新品种“沪油12”,该二品种菜籽油中的芥酸含量分别为0.20%和0.21%;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5.96%和24.42%;油酸含量分别为56.96%和58.99%。其菜籽油的营养价值较常规品种高。“沪油12”菜籽饼粕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为25.98μmol/g,能直接作蛋白饲料喂养畜禽。对上海郊区和临近地区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油菜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系数分析表明,该地区今后在确定油菜品质育种目标之过程中,应适当增加一次分枝角果数,保持现有新品种主花序角果数,从严控制二次分枝角果数,适当减少每角果籽粒数,增加千粒重,对提高单、双低油菜新品种的产量能力将有显著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甘蓝型低芥酸油菜新品种“沪秀青”的选育 [J].
方光华 ;
孙超才 ;
赵华 ;
尹继春 ;
钟黔湘 ;
严敦秀 ;
王伟荣 ;
钱小芳 .
上海农业学报, 1997, (02) :6-10
[2]   浙优油1号、2号的主要农艺、品质性状及产量 [J].
陈曼玲,赵坚义,朱宜章 .
中国油料, 1996, (01) :64-66
[3]   加拿大油菜品种的演变及现状 [J].
官春云 .
中国油料, 1994, (04) :74-79
[4]   甘蓝型冬油菜新品种中双4号的选育研究 [J].
刘澄清,黄有菊,王春华,王汉中,邓祥惠,陈军,吴共明,郑元本 .
中国油料, 1994, (01) :67-71
[5]   适应上海生态环境的甘蓝型单、双低油菜品种(系)产量能力和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J].
孙超才 ;
方光华 ;
赵华 .
上海农业学报, 1993, (01) :29-33
[6]  
中国油菜品种资源目录[M]. -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编, 1997
[7]  
中国国际油菜科学讨论会论文选[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方光华主编, 1991
[8]  
油菜品质改良和分析方法[M].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官春云编著, 1985
[9]  
油菜的遗传和育种[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后利 主编, 1985
[10]  
农业试验统计[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莫惠栋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