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皮栎林与油松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王肖楠
耿玉清
余新晓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颗粒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 易氧化碳;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12.03.016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土壤有机碳在可持续森林生产力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以北京鹫峰地区栓皮栎林和油松林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含量与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中,栓皮栎林土壤总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和易氧化碳的含量分别达到14.05 g kg-1、2.97 g kg-1和0.38 g kg-1,显著高于油松林。栓皮栎林0~20 cm土层内土壤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密度分别较油松林高39.68%、77.77%、145.45%,两植被类型间的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在土壤总有机碳中,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和易氧化碳的分配比例分别为23.60%41.40%、9.10%33.33%和1.39%2.80%。因此,栓皮栎林较油松林更有利于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积累。
引用
收藏
页码:604 / 60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密度研究 [J].
梁启鹏 ;
余新晓 ;
庞卓 ;
王琛 ;
吕锡芝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4) :889-893
[2]   北京山地针叶林与阔叶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研究 [J].
耿玉清 ;
余新晓 ;
岳永杰 ;
李金海 ;
张国桢 ;
刘松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1 (05) :19-24
[3]   北方石质山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分析——以密云县为例 [J].
曾宪勤 ;
庄严 ;
张天宇 ;
王秀颖 ;
刘和平 .
资源科学, 2009, 31 (04) :669-673
[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变化 [J].
宇万太 ;
马强 ;
赵鑫 ;
周桦 ;
李建东 .
生态学杂志, 2007, (12) :2013-2016
[5]   北京东灵山三种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J].
方精云 ;
刘国华 ;
朱彪 ;
王效科 ;
刘绍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6) :533-543
[6]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物理组分中有机碳分配的影响 [J].
吴建国 ;
张小全 ;
王彦辉 ;
徐德应 .
林业科学, 2002, (04) :19-29
[7]   土壤生物活性有机碳库及其表征指标的研究 [J].
倪进治 ;
徐建民 ;
谢正苗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1) :56-63
[8]   土壤活性有机碳的表征及其生态效应 [J].
沈宏 ;
曹志洪 ;
胡正义 .
生态学杂志, 1999, (03) :33-39
[9]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10]  
Carbon management index based on physical fractiona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in an Acrisol under long-term no-till cropping systems[J] . F.C.B. Vieira,C. Bayer,J.A. Zanatta,J. Dieckow,J. Mielniczuk,Z.L. He. Soil & Tillage Research . 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