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受损河岸生态修复工程的土壤生物学评价
被引:19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海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肖志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韩吉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春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3] 长春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来源:
关键词:
受损河岸;
生态修复;
土壤生物学;
评价;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8.0236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索受损河岸生态修复的理论与技术,以修复4年的河岸生态修复工程为研究对象,从土壤生物学角度评价了人工构建的河岸生境缀块对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经过4年的恢复,修复区土壤中各种微生物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区;修复区土壤动物种类、数量、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土壤有机质、N、P、K含量均高于对照区.修复后,受损河岸的土壤性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土壤生物多样性及河岸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到了提高.人工构建生境缀块的河岸生态修复工程不仅经济成本低,而且具有生态、景观和社会价值,为已建混凝土河岸的生态改造和受损河岸的近自然修复提供了新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374 / 13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洞庭湖湿地与农田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J]. 生物多样性, 2007, (02) : 199 - 20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2] 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对土壤健康的指示作用[J]. 生物多样性, 2007, (02) : 162 - 17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红松阔叶混交林凋落物-土壤动物-土壤系统中N、P、K的动态特征[J]. 生态学报, 2007, (01) : 128 - 13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宋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邱丽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 [4] 土壤生物工程在河道坡岸生态修复中应用与效果[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9) : 1705 - 1710李小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张利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5] 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的恢复[J]. 生态学报, 2006, (08) : 2616 - 2624唐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崔保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赵欣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 [6] 西太湖湖滨带已恢复与受损芦苇湿地环境功能比较[J]. 生态学报, 2006, (08) : 2625 - 2632田自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刁文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
- [7] 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理论内涵的初步探讨[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4) : 4747 - 4750李培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孙铁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海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6, (01) : 36 - 43郑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欧阳志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赵同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王效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苗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用芦苇恢复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的工程化方法[J]. 生态学杂志, 2005, (02) : 214 - 216杨海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化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赵亚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封福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智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10] 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与应用[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0) : 1943 - 1946李延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会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沈阳,沈阳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会同,沈阳胡江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会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沈阳,沈阳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会同,沈阳汪思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会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沈阳,沈阳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会同,沈阳王书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会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沈阳,沈阳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会同,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