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菌株的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11
作者
李维焕
蔡德华
郑芳
马茜楠
杨树德
高兴喜
机构
[1] 不详
[2] 鲁东大学菌物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3] 不详
关键词
ERIC-PCR技术; 拮抗实验; 酯酶同工酶; 秀珍菇; 亲缘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46.1 [褶伞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ERIC-PCR技术对12株秀珍菇菌株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并与拮抗实验和酯酶同工酶实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12株秀珍菇菌株中,ERIC-PCR扩增出的条带清晰,重复性好,多态性高。PCR产物大致在150~3500bp范围内,各菌株扩增条带数在9~16条之间。聚类分析表明,在79%的分类水平上,12个菌株聚成4组。MY灰和MY白菌株亲缘关系较近,聚为第1组;HZ845为第2组;HZ3、HZ5和HZ夏亲缘关系很近,聚为第3组;LD1、GY16、GY18、GY163、SM、XY秀1亲缘关系很近,聚为第4组。ERIC-PCR聚类分析结果与拮抗实验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ERIC-PCR技术的可靠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仙芝1号”赤芝新品种鉴定 [J].
朱惠照 ;
李明焱 ;
楚桐丽 ;
魏美芝 ;
郑化先 ;
刘楠 .
食用菌学报, 2009, 16 (03) :25-28
[2]   秀珍菇种质资源的ITS-RFLP分析 [J].
朱坚 ;
刘新锐 ;
谢宝贵 ;
刘福阳 ;
邓优锦 ;
熊芳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8 (02) :186-191
[3]   十个白灵菇栽培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J].
宿红艳 ;
王磊 ;
王仲礼 ;
王丹 .
食品科学, 2009, 30 (05) :158-161
[4]   基于RAPD和EST-SSR标记的秀珍菇菌株聚类分析 [J].
忻雅 ;
阮松林 ;
王世恒 ;
马华升 ;
王伟科 ;
王淑珍 .
食用菌学报, 2008, 15 (04) :20-25
[5]   秀珍菇及其近缘22株菌株的SRAP分析 [J].
卢政辉 .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 (11) :8-10+13
[6]   ERIC-PCR技术在平菇菌株鉴定中的应用 [J].
何培新 ;
刘伟 ;
程雁 ;
郭恒 ;
申进文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6) :659-663
[7]   重复序列ERIC(IRU)研究进展 [J].
林朝洪 ;
倪学勤 ;
曾东 ;
周小秋 .
微生物学报, 2007, (02) :370-373
[8]   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PCR技术及其应用 [J].
刘佳妍 ;
金莉莉 ;
王秋雨 .
微生物学杂志, 2006, (03) :90-93
[9]   食用菌菌种选育中酯酶同工酶的应用研究 [J].
杨立红 ;
黄清荣 ;
辛晓林 ;
王淑芳 ;
蔡德华 ;
鞠艳丽 .
食用菌, 2005, (06) :12-14
[10]   平菇新品种——秀珍菇的特征特性 [J].
张金霞 ;
黄晨阳 ;
郑素月 .
中国食用菌, 2005, (04) :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