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状河砂体三维构型地质建模研究

被引:36
作者
白振强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辫状河砂体; 内部构型; 地质建模; 层内剩余油; 挖潜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模式预测"的砂体内部构型研究方法,对萨北油田高含水后期密井网条件下辫状河砂体构型模式、夹层类型和夹层延伸规模进行了精细描述。建立了适合萨北油田辫状河砂体的"叠覆泛砂体"构型沉积模式,根据构型沉积模式把砂体内部夹层分为3种类型,确定了垂直水流方向夹层空间延伸规模。采用基于目标的算法建立了砂体内部构型模型及参数模型,总结出高含水后期辫状河砂体内部呈现低未水淹部位少、剩余油潜力较小的基本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辫状河砂体内部夹层空间延伸长度90~140m,总体呈水平分布,层内低未水淹部位少于10%。利用层内机械和化学堵水技术对19口油井进行了细分堵水,取得较好挖潜效果,为油田开发后期层内挖潜提供了地质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4+183 +1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江苏真武油田真12块垛一六油组(ES~6)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J].
吴少波 ;
谭成仟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1-4+89
[12]  
辫状河储层地质模式及层次界面分析[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于兴河等著, 2004
[13]  
油气储层随机建模[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家华,张团峰著, 2001
[14]  
大庆多层砂岩油田开发[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刘丁曾等著, 1996
[15]   辫状河相储集层地质模型——“泛连通体” [J].
葛云龙 ;
逯径铁 ;
廖保方 ;
李列 ;
张为民 ;
闻兰 ;
薛培华 ;
郭睿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5) :93-95+7-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