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与省域位势的时空耦合及驱动机制

被引:4
作者
冯珍 [1 ]
刘小红 [2 ]
机构
[1] 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省域位势; 耦合协调; 灰色关联模型; 驱动机制;
D O I
10.19820/j.cnki.issn2096-7411.2020.06.002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 ; 020202 ;
摘要
在分析互联网与省域位势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中国30个省份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进行了时空耦合及驱动机制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水平是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位势发展水平是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互联网与省域位势仍处于勉强协调的发展水平,且各省份的耦合协调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市场机制、政府机制、产业机制、人才机制和信息机制对互联网与省域位势耦合协调的作用强度存在地域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32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基于地缘位势理论的中国对巴基斯坦投资对策研究 [J].
董晔 ;
师心琪 .
世界地理研究, 2020, 29 (04) :708-716
[2]   互联网普及、知识溢出与空间经济集聚——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J].
曹玉平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0, 42 (10) :27-41
[3]   “互联网+”驱动区域创新效率的异质动态效应研究 [J].
韩先锋 ;
刘娟 ;
李勃昕 .
管理学报, 2020, 17 (05) :715-724
[4]   中国互联网经济与互联网经济学20年:1998—2018 [J].
荆文君 ;
何毅 ;
刘航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0, 42 (05) :46-60
[5]   互联网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及国别比较研究 [J].
丁琳 ;
王会娟 .
经济科学, 2020, (01) :72-85
[6]   中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机制分析 [J].
吕延方 ;
崔兴华 .
宏观经济研究, 2020, (01) :112-123
[7]   信息通信技术、决策模式转型与企业生产率——破解索洛悖论之谜 [J].
何小钢 ;
冯大威 ;
华梦清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0, 42 (03) :87-98
[8]   互联网、人口规模与中国经济增长:来自城市的视角 [J].
李杰伟 ;
吴思栩 .
当代财经, 2020, (01) :3-16
[9]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发展与产出效率的空间优化 [J].
岑聪 ;
姜巍 .
调研世界, 2019, (12) :3-8
[10]   信息技术、劳动力结构与企业生产率——破解“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之谜 [J].
何小钢 ;
梁权熙 ;
王善骝 .
管理世界, 2019, 35 (09) :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