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半干旱区湿地植被群落结构与交错带的变化分析
被引:7
作者:
王晓
张克斌
程中秋
苏鹏飞
庞吉林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湿地;
群落结构;
交错带;
环境因子;
边缘效应;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2.02.003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四儿滩湿地为例,通过2005—2010年7—9月份的野外调查,以重要值为基础数据,采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对四儿滩湿地植被群落结构年际间的变化以及湿地湿生带、交错带、旱生带这3带之间植被群落结构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研究了湿地—干草原交错带边缘效应。结果表明:(1)四儿滩湿地植被生长状态在2005—2007年呈现增长趋势,2008—2010年长势衰减,湿地出现退化情况。其中,2007年植被长势最好,2010年植被长势最差。(2)在湿地与干草原交错带中,出现明显的边缘效应。生态优势度(SP)、丰富度(R)和物种多样性(SW)均是交错带最大,其次是旱生带,湿生带最小。(3)铁路建设对湿地边缘靠近铁路的旱生带影响最大,而上游人工湖的建设对湿生带影响最大。(4)在四儿滩湿地,交错带的植被变化情况与降雨量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4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