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祁连山南坡潜在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6
作者:
曹广超
[1
]
张航
[1
,2
]
曹生奎
[1
,2
]
赵青林
[1
,2
]
蒋刚
[1
,2
]
机构:
[1]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2]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祁连山南坡;
潜在蒸散量;
影响因素;
D O I:
10.16229/j.cnki.issn1001-7542.2016.03.008
中图分类号:
P426.2 [蒸发与蒸散];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PM公式,结合托勒、野牛沟、祁连和门源站的气象要素数据,完成了对祁连山南坡地区潜在蒸散量的估算,并对其年际和年内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60-2012年祁连山南坡地区潜在蒸散量多年平均值为790.47mm/a-1,变化范围为725.03mm/a-1-834.98mm/a-1,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增加速率为0.46mm/a.托勒、野牛沟和祁连三个站点的潜在蒸散量呈现增加的趋势,门源站则呈现降低的趋势.祁连山南坡年内潜在蒸散量呈现明显的单峰模式,夏季蒸散量最大,占全年总量的42.04%,随之是春季、秋季和冬季,冬季的潜在蒸散量最少为66.09mm.1960-2012年祁连山南坡地区潜在蒸散量的最大影响因子为日最高温和风速,基本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性;湿度的影响性也较大,为极显著负相关影响因子.年内春夏秋冬各季节潜在蒸散量最大的影响因子分别是最高温、湿度、湿度和风速.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0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