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深度融合:中国高校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一招”——《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解读之二

被引:20
作者
关汉男 [1 ,2 ]
万昆 [1 ]
吴旻瑜 [3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2]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
[3]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校企合作; 知识生产模式; 高校;
D O I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18.05.007
中图分类号
TP18-4 [];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040106 ;
摘要
教育部于2018年4月颁布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引导高校瞄准世界前沿,发挥自身优势,助力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从知识生产模式理论来看,人工智能是包括理论与应用、跨越传统学科边界的超学科研究领域,不能简单局限于传统研究范式。国际人工智能发展的经验表明,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系统布局与市场导向的有机结合,高校与企业承担着共同但各有侧重的发展责任。结合我国国情和中国高校的管理实践经验,应通过加强校企联动、推进校企深度融合的方式,实现高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以期找到行之有效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科技成果转化视角的高校知识生产力研究.[D].周杨.浙江大学.2012, 10
[2]   “智能+”校园: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学校发展新样态 [J].
曹晓明 .
远程教育杂志, 2018, 36 (04) :57-68
[3]   智能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变革研究 [J].
南旭光 ;
张培 .
中国电化教育, 2018, (06) :1-7
[4]   抓住机遇,乘势前进,推动产教融合迈向新阶段 [J].
陈锋 .
中国高等教育, 2018, (02) :18-22
[5]   就业力:一个元问题的逻辑向度 [J].
何二毛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44 (06) :138-142
[6]   试析知识生产模式Ⅲ对大学及学科制度的影响 [J].
黄瑶 ;
王铭 .
高教探索, 2017, (06) :10-17
[7]   人工智能视域下机器学习的教育应用与创新探索 [J].
余明华 ;
冯翔 ;
祝智庭 .
远程教育杂志, 2017, 35 (03) :11-21
[8]   通向人工智能时代——兼论美国人工智能战略方向及对中国人工智能战略的借鉴 [J].
何哲 .
电子政务, 2016, (12) :2-10
[9]   追寻常态:从生态视角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J].
任友群 ;
吴旻瑜 ;
刘欢 ;
郭海骏 .
中国电化教育, 2015, (01) :97-103
[10]  
国外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安茂春;王志健;.评价与管理.2008, 02